诗文 | 登高 |
释义 | 登高
【释】 1.猿啸 (音xiao ):谓巫峡多猿,鸣声极哀,当风急之时听猿啼,更觉声哀。渚 (音 zhu):水中小洲。 2.落木:秋天树木落叶称“落木”。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响声。 3.悲秋:秋气萧森,令人生悲,谓因秋而引起悲伤的感情。百年:指人生有限的时间。犹言一生,终身。艰难:语意双关,既指自己,又指国家。当时吐蕃侵扰和州郡兵乱,都未止息。国忧家愁,故称“艰难”。繁霜鬓:形容白发之多,因艰难苦恨而不断增添如霜的白发。新停:此处谓近来停止。 【译】 在峭劲的秋风里, 在寂寥的高空中, 回荡着猿猴的悲啼。 江水澄碧,流沙雪白, 鸟儿在小洲上飞来飞去。 无际无垠的旷野, 风儿吹荡着发出萧萧声响的落叶, 汹涌的长江水呵, 波涛滚滚,奔流不息。 我长期作客他乡,飘泊万里, 时候偏又是萧瑟悲哀的季节; 况且我是长年多病、年迈体衰, 偏偏我又独自登上高台。 时局是这样艰难,身世是如此潦倒, 空添白发如霜。 近日来,体魄更差, 连一杯消愁解闷的浊酒也不再敢品尝。 【评】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客寓夔州,九九登高而作此诗。全诗“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中间两联尤为后人推许。“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满纸萧瑟的秋气扑面而来,却衬以“不尽长江”的雄浑景深,令人肃然有悲壮雄浑之美。颈联“万里悲秋”两句,今人萧涤非先生曾有著名的“七可悲”的精妙阐述。远在宋代的罗大经先发此论:“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见中华书局《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