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申涵光《泛舟明湖(六首选一)》 |
释义 | 申涵光《泛舟明湖(六首选一)》申涵光 女墙倒影下寒空,树杪飞桥渡远虹。 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都在雁声中。 申涵光为清顺治贡生,因父殉明之难而未曾出仕,所以人们把他归入明遗民诗人中。卓尔堪选辑的《明遗民诗》,辑其诗98首。他的诗学杜甫,功力甚深,为河溯派的开创人。所作诗朴实、深厚,多关怀人民疾苦。他曾到济南游历,留下不少咏吟济南名胜的诗作。此诗题中的“明湖”,即济南的大明湖。《泛舟明湖》共有六首,此为其中之一。这些诗托物寄兴,表达了对异族统治的强烈不满,对广大受迫害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前二句写景,后二句借景抒情,情由景生,景与情合,两者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首句“女墙倒影下寒空”,其中“女墙”亦名女垣,城上之短墙也;“寒空”指湖水,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中有“航北湖之空明,觑鳞介之惊透”句,“空”即“空明”之意。而着一“寒”字,不仅点明时序已属深秋,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此句意境与李白《金陵》中所写“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相似,景色固然美好,却隐含悲凉之意。第三句“树杪飞桥渡远虹”,仍是作者在湖中舟内所见之景。“远虹”比喻桥长如虹。全句谓远远望去,桥像是从树梢飞架过去一样。这二句用动词“下”、“渡”,把几种景物绾合起来,并赋予静景以动感。大明湖的景色是十分美好的,然而在深怀国破家亡之痛的诗人笔下,它们就显得清冷、寂寞、苍凉。这是“融情于景物之中”,景因情而意象化了。 接着诗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四句,诗人把视线从湖中移向济南城中:“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都在雁声中”。“历下”是济南的旧称;“十万户”是个虚数,宋代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有“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句,此处用“十万户”形容当时济南众多的居民。末句中的“雁声”,由《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一句而来。以鸿雁比喻灾乱流离中的人们,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此句前面又冠以“秋来”二字,则流离失所之广大济南贫民,天气转冷后,其又饥又寒的痛苦状况,更不堪说了。这上下两句,意思贯串,是说济南人民在秋风中过着啼饥号寒的悲惨生活。 诗到此戛然而止,然而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穷。诗人在诗中没有明白说出的话,读者通过诗中所写的形象可以联想、意会得到。诗人“托思于风云之表”写此时此地大明湖的一片荒凉景色,正可见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异族的统治下,已满目凄凉;写济南人民的饥寒交迫,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国人民的苦难,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反清思想。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