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田螺妖 |
释义 | 田螺妖一日,福归家,见饭已熟,甚异之。不暇询诸邻,食讫遽出。次日又如之。一连十数日,毫不费力,不知谁人为之执爨也。 又一日,福出门,将门虚掩, 自隙中细窥以待其异。逾一时许,忽见庭中水缸摇动,有一女郎自缸中姗姗而出,明眸皓齿,丰韵绝佳。钗影徘徊,莲钩声碎,往厨下而去。福惊且喜,疑为天仙下降;忽忆缸中有一田螺,蓄已数年,此必田螺妖无疑矣。遂启门轻进,视缸中田螺仅存一壳。藏壳于机密之处,转至厨下,则见女郎撩衣卷袖,方司中馈,殊形忙碌。福出其不意上前搂之,女郎微笑欲逃脱,福抱持益力。女两颊俱赤,若不自持。福乃抱女于卧室间遽作巫山梦矣。两人遂为夫妇。女貌既端好,性亦敦厚,闺帏伉俪,无异常人。福不胜暗喜,以为相如之得文君,未有此妙境也。年余,女忽产一子,眉目之间,与女极似。每于凄风楚雨之时,常思归去。福以其无家可归,听之。又年余,又产一子,而女自此亦不复思归矣。 流光如驶,二子皆十余岁,而女花容如旧,仍若二十许人。一日夫妇有口角,福微有所诋,女姣啼惨哭,泪落如珠。福转为劝慰之。终不能止。但曰“还我窠巢,终当乐我故耳”。福且怜且怒,即取旧所藏壳掷地下曰:“此尔本来面目,岂和氏连城耶?”孰意一声响处,女与壳俱失所在。福骇绝,四处搜寻不着。又向空陪罪,二子亦跪地哀呼,百般惨祷,卒亦无有心痛而来者。福懊丧欲绝,遂不复娶。后二子均举进士,为母请封,福乃备空棺,置女前次所衣之衣而葬之。并立其石曰:“田夫人之墓”。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聊斋志异》一出,传奇、志怪的笔记小说风行一时,蔚为大观。在仿《聊斋》的作品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水平高者,可与《聊斋》比肩;水平低者,不堪卒读。择其要者鉴赏,既可以反映《聊斋》的巨大影响,也能开阔读者视野,了解明清笔记小说发展的概况。 选自清代笔记小说集《此中人语》的《田螺妖》就是一篇颇有情趣的小说。它虽然不以离奇变幻见长,但含蓄曲折,也耐人寻味。故事写一个穷困的破落世家子弟,得到一位美丽、善良、富于同情心的田螺姑娘的爱慕,她每日为之做饭,被这位子弟发现以后,遂成夫妇。在田螺妖生养二子,夫妻生活十余年后,由于夫妇吵架,田螺妖对男方失望,索要田螺壳后幻化而去。 小说篇幅不长,但人物刻画传神,作者撷取几个个性化的行为动作,逼真地再现了不同人物的神态气质。语言运用上也非常精炼、生动。小说开头写卫福这个人,原本是旧族世家的子弟。由于遭战乱,只剩孤苦伶仃一人,穷困到几乎一无所有。尽管如此,卫福“每出必反键其户”。一个“必”字,人物性格特点跃然纸上。穷到家徒四壁,还非锁门不可,旧族世家子弟的自私,装相的本质昭然若揭,他怕人偷,他怕人看,只有锁门,才能保持体面。才能避免可怜的一点财产被盗,这是他的一桩大事,决不会疏忽遗忘。正由于回回锁门,才为下文田螺妖出自屋内埋下伏笔。 作者写田螺妖的出现,文笔细腻,绘声绘色,表现了无限倾慕与赞赏的感情。在苦难深重的封建社会,追求和睦小康的幸福生活是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文人在内)的美好愿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不了的理想,人们就会通过幻想世界来补偿,这种种幻想更能衬托出心灵的真实情感。它象摘下的一片绿叶,虽然失去了生机,却给人带来春的向往。它象掬起的一捧清泉,虽然量少,却能暂时滋润干渴的喉咙。作者虽然写妖,追求的是人。“女貌既端好,性亦敦厚,闺帏伉俪,无异常人。”这一段描述不是把作者的企盼合盘托出了吗? 文中写此女“每于凄风楚雨之时,常思归去”。既造成文章的曲折,又暗示了最终结局。“福以其无家可归,听之”一句把卫福的冷漠、 自傲勾划得入木三分。田螺女追求的是平等友爱,而卫福则认为是其无可奈何的叹息而已。没有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还有什么温暖呢?这已经预示着悲剧。十余年后,田螺女“花容如旧,仍若二十许人”,但夫妻双方再也没有初婚时“相如之得文君”的“妙境”,终于造成口角。女方要求恢复本来面目,“福且怜且怒,即取旧所藏壳掷地下曰:“此尔本来面目,岂和氏连城耶?”这一段,卫福已完全忘记了当初穷苦困顿的单身汉生活,不尊重妇女的世族习性故态复萌。作者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田螺女幻化虚空,这是对卫福的最好惩罚。虽无一字议论,但褒贬之中,作者的态度泾渭分明。站在男女平等的立场上,不容忍男子对妇女的歧视,这不正是粉碎封建主义枷锁的进步思想观念吗? 这篇不足八百字的小说,隽永别致,细腻深沉,值得反复玩味。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