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王安石《伤仲永》 |
释义 | 王安石《伤仲永》王安石
课文导读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王安石一生积极主张变法,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他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主张 “文贵致用”、 “有补于世”, 同时又主张写作要 “以雕绘语句为精新”。 他的作品风格雄健峭拔, 修辞精练, 常常运用散文的句法入诗, 对宋代诗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文借事说理, 以方仲永的实例, 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 却因其父 “不使学” 而最终 “泯然众人”, 变得平庸无奇; 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 “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 发人深省。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 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气变化的过程, 议论部分也仅七十余字, 文中的每一词、 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 而不是可有可无。 例如第一段, 首句交代籍贯、 身份、 姓名、 家世, 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 而且 “世隶耕” 三字是对 “未尝识书具”、 “不使学” 的必要铺垫, 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 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一个 “啼”字, 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忽” “即” “立” 三个副词, 使一个天资非凡、 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仅一句话就为表现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 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 仅以一 “见” 一 “闻” 一 “问” 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结尾的议论部分, 言简意深, 说理严谨。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文章以 “伤仲永” 为题, 写的是可 “伤” 之事,说的是可 “伤” 之理, 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成为平凡人的惋惜之情,对 “受之天” 而 “受于人者不至” 者的哀伤之情, 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课文注译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1)五年,未尝(2)识书具,忽啼 求之。父异焉(3),借旁近(4)与(5)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为(6)其名。其诗以养(7)父母、收(8)族为意(9),传一乡(10)秀才观之。自是(11) 指物(12)作诗立就(13),其文理(14)皆有可观(15)者。邑人(16)奇 之,稍稍(17)宾客其父(18),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19)也, 日扳(20)仲永环谒(21)于邑人,不使学。 余(22)闻之也久。明道中,从(23)先人(24)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 三矣。令作诗,不能称(25)前时之闻(26)。又七年,还自扬州,复(27) 到舅家,问焉,曰:“泯(28)然(29)众人矣。” 王子(30)曰:仲永之通悟(31),受(32)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33)于材人(34)远 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35)者不至(36)也。彼其(37)受之天也,如此 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38)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39)为众人而已(40)耶(41)?
(1) 〔生〕 长。 (2) 〔尝〕 曾经。 (3) 〔异焉〕 对此 (感到) 诧异。 (4) 〔旁近 〕 指旁边的人家 , 即邻居 。(5) 〔与〕 动词, 给。 (6) 〔为〕 这里是 “题写” 的意思。 (7) 〔养〕 奉养, 赡养。 (8) 〔收〕 聚集, 团结。 (9)〔意〕 旨, 中心内容。 (10) 〔一乡〕 全乡。 (11) 〔自是〕 从此。 (12) 〔物〕 这里指作诗的题材 。 (13) 〔立就〕立刻完成。 (14) 〔文理〕 文采和道理。 (15) 〔可观〕 值得欣赏。 (16) 〔邑人〕 同县的人。 (17) 〔稍稍〕 渐渐。(18) 〔宾客其父〕 请他父亲去做客。 (19) 〔利其然〕 即 “以其利为然”, 以此为有利可图。 (20) 〔扳〕 通 “攀”,牵、 引。 (21) 〔环谒〕 四处拜访。 (22) 〔余〕 我。 (23) 〔从〕 跟随。 (24) 〔先人〕 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25) 〔称〕 相当。 (26) 〔闻〕 名词, 传闻。 (27) 〔复〕 又。 (28) 〔泯〕 消失, 丧失。 (29) 〔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0) 〔王子〕 王安石的自称。 (31) 〔通悟〕 通达聪慧。 (32) 〔受〕 承受, 接受。 (33) 〔贤〕 过,超过。 (34) 〔材人〕 有才能的人。 (35) 〔受于人〕 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36) 〔不至〕 没有达到 (要求)。 (37)〔彼其〕 他。 (38) 〔今夫〕 现在那些。 (39) 〔得〕 能够。 (40) 〔已〕 停止。 (41) 〔耶〕 表反问, 同 “吗”。 问题与探究 1. 古语有 “人非生而知之者”, 而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你觉得可信吗? 2. 本文借事说理, 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3. 学完本文后, 方仲永的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呢?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