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玉函山房辑佚书
释义

玉函山房辑佚书

《玉函山房辑佚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私家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全书共708卷,《续补》14卷,附书后1卷,《手稿存目》1卷。“玉函山房”是马国翰的书斋名。马氏生前曾将经、子两部辑佚书刻成,死后,所刻之书及其遗稿为其婿章丘李氏保管,藏于李宅复壁之中。同治九年(1870),山东巡抚丁宝桢从泺源书院主讲匡源处得知李氏藏书及马国翰所刻书版,欲为广布,命取《辑佚》、《目耕帖》二书版刷行世。当书版从李氏宅复壁中取出时已有断烂。丁宝桢等人为补刊其残缺若干篇。同治十三年(1875),马国翰的外孙李元进及其伯父李稚玉、舅父马超凡请匡源帮助整理此书。匡源即参校汉隋唐志补为总目,将《目耕帖》31卷附书后,在丁宝桢的帮助下整理印刷出版。后来湖南书局改袖珍本。清光绪九年(1883)长沙琅环馆又依原版刊刻印行。此外还有清光绪十年(1884)章丘李氏据马氏刊版重印本,清光绪十年(1884)楚南书局刊本。
马国翰(1794-1857),字词溪,号竹吾,原山东章丘县人,后迁居历城县。道光十一年(1831)中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成为进士。曾任陕西洛川、石泉、泾阳知县。道光十九(1839)秋归里养病,家居5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升陕西陇州知州。咸丰三年(1853)引疾归。咸丰七年卒于里。马国翰生平无他嗜好,惟喜读书,广搜博访,人称“书痴”。统其家藏,曾著《玉函山房藏书簿录》25卷和《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续编》1册。但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从事了规模宏大的辑录佚书工作。从道光九年(1829)他辑录《汉晋易注》开始,直至咸丰七年(1857),他留下了《玉函山房辑佚书》已刻成的经、子两部书和史编的几部书及大量遗稿。全书的最后刊行虽然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但马国翰之功,为世所称。
该书共分3编,经编16类,凡452种;史编3类,凡8种;子编14类,凡172种。总共632种,集部并无一书。3编之下又划分33个小类,其中经编包括:易类、尚书类、诗类、周官礼类、仪礼类、礼记类、通仪类、乐类、春秋类、孝经类、论语类、孟子类、尔雅类、五经总类、纬书类、小学类。史编包括:杂史类、杂传类、目录类。子编包括:儒家类、农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名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杂家类、小说家类、天文类、阴阳类、五行类、杂占类、艺术类。最后补遗,又分经编、子编2种,附目耕帖31卷。
马国翰所辑之书,为唐宗以前已亡佚,后世又久无传本,其名氏篇第列于史志及他书可查考的所有古书。马氏广引博证,自群经注疏入、音义,旁及史传、类书,那怕是片词只字,都广为搜辑,以致篇章浩瀚。
光绪十三年(1887),李元进及堂兄李符卿思补马氏未刊刻之书,向马氏继子马凤藻借出手稿百余册,寄给寄居济南的河北学人蒋式理。此年4月,蒋氏将手稿校订完毕,作《存目》1卷,《后记》1篇,摘出可补刻者《尚书逸篇》等13卷补刻,并将以前误遗的《荆州记》3卷列入。而附《书后》、《存目》二卷于后。又加进了古文诗词杂著20种合为《马氏全书》。山东巡抚张曜拨款将这个本子印行了60部。民国时王仁俊又为《玉函山房辑佚书》增辑了《续编》及《补编》14卷,400余种。未刊行,稿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马国翰以毕生精力致力于辑佚亡书之事业。他的这些成果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有批判地吸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精华,以及研究祖国的历史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