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释义

    1.通“薾”,花繁盛貌。 按:参看清 高翔麟《说文字通》卷三。
《诗经·小雅·采薇》:“彼爾维何?维常之华。”宋朱熹注:“爾,华(花)盛貌。”按:《说文·艸部》引作“薾”,清 段玉裁注:“‘薾’与‘爾’音义同。”高亨注:“爾,借为‘薾’,花盛貌。”《尔雅·释草》:“藄,月爾。”
2.通“邇”,近;浅近;近来;接近。按:《篇海类编·蓍卜类·爻部》:“爾,近也,又同‘邇’。”
《周礼·地官·肆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爾也。”注:“爾,近也。”清 孙让诒正义:“‘爾’即‘邇’之借字。”《穀梁传》庄公十八年:“不使戎爾於我也。”《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俱)爾。”汉 郑玄笺:“爾谓近之也。”宋 朱熹注:“‘爾’与‘邇’同。”高亨注:“爾,通‘邇’,近也。”《孟子·离娄(上)》:“孟子曰:道在爾求诸远,事在易求之难。”《汉书·儒林传》:“文章爾雅。”唐 颜师古注:“爾,近。雅,正也。”又《韦玄成传》:“四方遐爾,观国之煇。”汉 杨统碑:“民假(遐)爾,莫不陨涕。”唐 杜牧《郡斋独酌》诗:“叔舅欲饮我,社甕爾来当。”宋 苏轼《和杂诗十一首》:“爾来宁复见,鸟道度大白。”宋 王安石《收盐》诗:“爾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赵秋谷》:“爾来论诗,惟位尊年高者,斯称巨手耳。”
3.通“而”(连词)。
《诗经·豳风·七月》:“昼爾于茅,宵爾索陶。”(于,取。)《孟子·告子》:“非天之降爾殊也。”《贾子·阶级》:“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爾忘身,国爾忘家,公爾忘私。”《文子·自然》:“藐爾不应,感而不动。”按:“爾”与“而”互文见义。宋 王阮《读浯溪碑》序:“以余考之,二公(指王之望、范成大)评文爾未正(元)结之失也。”
4.通“耳”,语尾助词。
《公羊传》庄公四年:“其国亡矣,徒葬於齐爾。”《诗经·周颂·噫嘻》:“既昭假爾。”汉 郑玄笺:“能成周王之功,其德已著至矣。”《庄子·德充符》:“不见已焉爾,不得类焉爾。”《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沛吾所生者,极不忘爾。’”(按:《汉书》“爾”作“耳”。)


  • 上一篇:父
  • 下一篇:壯(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