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释义 | 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注释】 帖:同“贴”。 【赏析】 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考中进士,随后,连续三次应宏词科考试不中。于是写了这篇《应科目时与人书》,书中举了一个奇特的怪物,托物以喻,表明自己的志向: “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意思是:我宁可烂死在沙泥里,也不愿对人俯首帖耳,摇尾乞怜,因为那不是我的志向! 韩愈文中的这个怪物,得到水时,可变化风雨,上下于天;若得不到水,便只有寻常尺寸大小。它当前正处于“穷涸”之中,自己不能弄到水,所以,希望社会上的“有力者”能“哀其穷”,给以荐举,让其能够“运转”起来。 显然,这个“怪物”,就是韩愈的化身。而“有力者”,则是韩愈希望荐引自己的人,也就是能让其“运转”起来、变化风雨、上下于天的“水”。为能得水蓄势,韩愈不得不求人荐引,虽然如此,韩愈却有一身正气、骨气和傲气,品行卓异,意志凛然,干不出阿谀奉承之事。所以他说,宁可烂死在沙泥里,也不愿为了得到荐引而摆出一副俯首贴耳、摇尾乞怜的样子,因为那不是我的志向!由此可以看出,韩愈人格之高尚,非一般媚俗谄上者可比。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