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无语不抬头,羞摩羞,羞摩羞。”诗句出处:《荷叶杯》;是唐朝诗人顾夐的作品。
知摩知,知摩知。
歌发谁家筵上,寥亮,别恨正悠悠。兰釭背帐月当楼,
愁摩愁,愁摩愁。
弱柳好花尽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
狂摩狂,狂摩狂。
记得那时相见,胆战,鬓乱四肢柔。泥人无语不抬头,
羞摩羞,羞摩羞。
夜久歌声怨咽,残月,菊冷露微微。看看湿透缕金衣,
归摩归,归摩归。
我忆君诗最苦,知否,字字尽关心。红笺写寄表情深,
吟摩吟,吟摩吟。
金鸭香浓鸳被,枕腻,小髻簇花钿。腰如细柳脸如莲,
怜摩怜,怜摩怜。
曲砌蝶飞烟暖,春半,花发柳垂条。花如双脸柳如腰,
娇摩娇,娇摩娇。
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挪裙带独裴回,
来摩来,来摩来。
【注释】:
泥:
(一)①古水名。泾水支流,在今甘肃省庆阳地区。②泥土。《尚书·禹贡》:“厥土惟涂泥。”③像泥一样的东西。《洞冥记》卷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 (二)nì ①涂抹。《世说新语·汰侈》:“王(恺)以赤石脂泥壁。”(赤石脂:一种风化的陶土。)②固执;拘泥。柳宗元《断刑论下》:“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bèi)。”(悖:混乱。)③阻滞不通。《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④软求;软缠。元稹《遗悲怀》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⑤通“涅”。用作黑色染料的矾石。《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语:
(一)①谈论;说话。《论语·乡党》:“食不言,寝不语。”②言论;话。《韩非子·五蠹》:“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不用先王的那套言论,而用官吏当老师。)③谚语;俗语。《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捐:弃。)④诗文、谈话中的字或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yù 告诉。《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亡:逃走。)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抬:
①举;提高。皮日休《病孔雀》:“烟花虽媚思沉冥,犹自抬头护翠翎。”《宋史·食货志下》:“以钞折兑粮草,有虚抬逼籴之患。”(糴:买粮食。)②合力扛举。白居易《马坠强出赠同座》:“足伤遭马坠,腰重倩人抬。”(倩:请别人代做事。)羞:
①进献(食物)。张衡《思玄赋》:“羞玉芝以疗饥。”②美味食物。后作“馐”。《陈书·高祖本纪下》:“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③羞惭;耻辱。曹操《整齐风俗令》:“四者不除,吾以为羞。”摩:
(一)①摩擦。《周易·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荡:推移。)②按摩;抚摩。《陈书·徐陵传》:“手摩其顶。”吴伟业《病中别孚令弟》之十:“挽须怜尚幼,摩顶喜堪狂。”③靠近;接近。《淮南子·人间》:“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四十九:“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④砥砺;磨砺。《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⑤切磋;研讨。《礼记·学记》:“相观而善谓之摩。”⑥磨损;磨灭。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二)mā [摩挲(sā)]用手轻轻按着并慢慢地移动。王安石《谢公墩》:“摩娑苍苔石,点检屐齿痕。”羞:
①进献(食物)。张衡《思玄赋》:“羞玉芝以疗饥。”②美味食物。后作“馐”。《陈书·高祖本纪下》:“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③羞惭;耻辱。曹操《整齐风俗令》:“四者不除,吾以为羞。”摩:
(一)①摩擦。《周易·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荡:推移。)②按摩;抚摩。《陈书·徐陵传》:“手摩其顶。”吴伟业《病中别孚令弟》之十:“挽须怜尚幼,摩顶喜堪狂。”③靠近;接近。《淮南子·人间》:“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四十九:“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④砥砺;磨砺。《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⑤切磋;研讨。《礼记·学记》:“相观而善谓之摩。”⑥磨损;磨灭。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二)mā [摩挲(sā)]用手轻轻按着并慢慢地移动。王安石《谢公墩》:“摩娑苍苔石,点检屐齿痕。”羞:
①进献(食物)。张衡《思玄赋》:“羞玉芝以疗饥。”②美味食物。后作“馐”。《陈书·高祖本纪下》:“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③羞惭;耻辱。曹操《整齐风俗令》:“四者不除,吾以为羞。”- 上一篇:绮筵散后绣衾同。
- 下一篇:旧欢思想尚依依。
- 一一八、2000年中考海南题《中国新一代歼击轰炸机——“飞豹”》
- 一一八、大略
- 一一六、1997年中考河北题《捕蛇者说》
- 一一六、2000年中考广州题《地球大气圈》
- 一一六、采
- 一一四、1997年中考上海题《捕蛇者说》
- 一一四、2000年中考随州题《明天的太阳城》
- 一一四、新奇
- 一一淡匀深注、总堪怜。
- 一丁不识
- 一丁点儿
- 一七○、1999年中考金华题
- 一七○、2000年中考广州题《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 一七○、圆
- 一七、1993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题
- 一七、1995年上海高中会考题之二
- 一七、1995年浙江高中会考题
- 一七、1996年上海会考(试点学校)题
- 一七、1996年高考上海题之二
- 一七、1998年高考上海题
- 一七、1999年高考题
- 一七、2000年中考济南题《活板》
- 一七、文学作品阅读自练自测之一七
- 一七、社科文阅读自练自测之一七
- 一七、自科文阅读自练自测之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