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欢乐颂 [德国]席勒 |
释义 | 欢乐颂 [德国]席勒来自极乐世界的姑娘, 天仙啊,我们意气风发, 走进你的神圣的殿堂。 无情的时尚隔开了大家, 靠你的魔力重新聚齐; 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 人人都互相结为兄弟。 合 唱 大家拥抱吧,千万生民! 把这飞吻送给全世界! 弟兄们,在那星空上界, 一定住着个慈爱的父亲。 谁有这种极大的幸运, 能有个朋友友好相处, 能获得一个温柔的女性, 就让他来一同欢呼! 确实,在这扰攘的世界, 总要能够得一知己。 如果不能,就让他离开 这个同盟去向隅暗泣。 合 唱 聚层寰宇的芸芸众生, 你们对同情要知道尊重, 她引导你们升向星空, 那儿高坐着不可知的神。 众生都吮吸自然的乳房, 从那儿吸取欢乐的乳汁; 人不论邪恶,不论善良, 都尾随她的蔷薇足迹。 她赐给我们亲吻和酒宴, 一个刎颈之交的知己; 赐予虫豸的乃是快感, 而天使则求接近上帝。 合 唱 你们下跪了,千万生民? 世人啊,是预感到造物主? 他一定在星空上居住, 去星空上界将他找寻! 在那永恒的大自然之中, 欢乐是强有力的发条; 把世界大钟的齿轮推动, 欢乐、欢乐也不可缺少。 她从幼芽里催发花枝, 她吸引群星照耀太空, 望远镜也看不到的天体, 她也使它们在空间转动。 合 唱 就像在那壮丽的太空, 她的天体在飞舞,弟兄们, 高高兴兴地奔赴前程, 像一个欣获胜利的英雄。 她对探索者笑脸相迎, 从真理的辉煌的镜中。 她给受苦者指点迷津, 引向道德的陡削的高峰。 在阳光闪烁的信仰山头, 可看到她的大旗飘动, 就是透过裂开的棺柩, 也见她站在天使队中。 合 唱 毅然忍耐吧,千万生民! 为更好的世界忍耐! 在上面的星空世界, 伟大的主会酬报我们。 我们对神灵无以为报, 只要能肖似神灵就行。 即使有困苦忧伤来到, 要跟快活人一起高兴。 应当忘记怨恨和复仇, 对于死敌要加以宽恕。 不要逼得他泪水长流, 不要让他尝后悔之苦。 合 唱 把我们的账簿烧光! 跟全世界进行和解! 弟兄们——在那星空上界, 神在审判,像世间一样。 欢乐在酒杯里面起泡; 喝了金色的葡萄美酒, 绝望者变成勇敢的英豪, 吃人的人也变得温柔—— 当你们传递满满的酒盅, 弟兄们,从坐位上起身, 要让酒泡飞溅上天空, 把这杯献给善良的神! 合 唱 星辰的颤音将他颂扬, 还有天使的赞美歌声, 把这杯献给善良的神, 他在那边星空之上! 遇到重忧要坚持勇敢, 要帮助流泪的无辜之人, 要永远信守立下的誓言, 对友与敌都待以真诚。 在国王驾前也意气昂昂, 弟兄们,别吝惜生命财产, 让有功者把花冠戴上, 让骗子们彻底完蛋! 合 唱 巩固这个神圣的团体, 凭这金色的美酒起誓, 对于盟约要矢志不移, 凭星空的审判者起誓! (钱春绮译) 【赏析】 席勒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他不仅在戏剧创作和美学研究上成绩显赫,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被称作“德国的莎士比亚”。 如果你听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么对这首诗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你读过席勒的《欢乐颂》,那么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一定不会陌生。《欢乐颂》是席勒的成名诗作,歌颂人类的团结友爱,歌颂和平,为世人所赞赏。伟大的诗篇使伟大的乐章锦上添花,伟大的乐章同样使伟大的诗篇亘古流传。贝多芬选取本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前半部分、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部分写进命运交响曲的第九乐章。如今这首歌已被作为全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看待。1972年,欧洲议会将这首歌正式定名为“欧洲之歌(Europa-Hymne)”;1986年欧共体将之称为欧洲共同体国家的“经典之作”。席勒的这首《欢乐颂》也由此做到了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欢乐颂》(An die Freude)是席勒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的。当时,席勒贫困潦倒,受好友克尔纳之邀前往莱比锡附近的村庄居住,在那里,他不仅受到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无微不至的招待,而且还有经济上的援助。温暖的友情、兄弟般的关怀使席勒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他怀着感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享誉世界的《欢乐颂》。 在这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中,席勒歌颂和平和友谊,他呼吁人类团结友好,正如开篇所写:“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人人都互相结为兄弟。”诗人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这也是当时的人们所盼望的声音,就像罗曼·罗兰评价的那样:“这声音庄严地表达了新一代千千万万的人想要表达的话语……”席勒的诗歌由于得到全体人民的喜爱和赞美而获得新的生命。 在第二节,席勒对克尔纳等朋友们的友爱进行热烈赞颂。正所谓患难见真情,经历了悲苦岁月的诗人,友爱所带来的欢乐驱散了他的悲观情绪,他由此体会到,人生得一知己是件幸运的事。友谊和爱情,这些美好的情感使诗人陶醉了,此刻他的心中荡漾着青春的、欢乐的强烈情感。 然而,我们这位“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在诗中不仅仅是抒发个人的情怀,而且他把这种欢乐之情放在更具有普遍意义、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表现人类永恒的主题。诗人把个人的欢乐引申到了全人类的欢乐,在诗中塑造了一个生动美丽的精神形象——“欢乐女神”,在第三、四、五节中,诗中的“她”即指“欢乐女神”。由友谊所产生的具体的欢乐递进到了自然界的欢乐,诗人一直受到压抑的理想信念在诗中喷薄而出,在第七节中,他写道:“在那永恒的大自然之中,/欢乐是强有力的发条;/把世界大钟的齿轮推动,/欢乐、欢乐也不可缺少。”在此,欢乐具有了普遍性。欢乐女神的形象也更加栩栩如生,正如诗人在第九节中所写:“她对探索者笑脸相迎,/从真理的辉煌的镜中。/她给受苦者指点迷津,/引向道德的陡削的高峰。”随后,诗人进一步引申出了他对自由、和平、博爱理想的追求,他的博爱理想不分阶级、不分敌友、不分善恶,这种普遍人类之爱的思想在诗里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使有困苦忧伤来到,/要跟快活人一起高兴。/应当忘记怨恨和复仇,/对于死敌要加以宽恕。”在这一段段优美的诗节中所显示的高度的公民觉悟和光芒四射的乐观主义,与普希金的《酒神祭歌》及其“太阳万岁,黑暗即将过去”这些对积极的人类理想的赞美有着相似之处。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听见诗人的“一颗火热的心的跳动”,它是对团结和斗争的号召,诗人主张:“跟全世界进行和解!”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他还写出了犹如冲锋号般的诗句:“就像在那壮丽的太空,/她的天体在飞舞,弟兄们,/高高兴兴地奔赴前程,/像一个欣获胜利的英雄。”这首诗可谓是革命前奏时期最光辉的纪念碑之一,歌颂的正是当时逐渐觉醒并走向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理想。第十五节中的诗句更显出觉醒着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气概。整首诗大气磅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在诗篇中一唱三叹,欢乐、友善、真诚、自由、平等、博爱,组成了一曲行云流水般壮丽激昂的交响乐。 《欢乐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颂歌体。这种题材既继承了古希腊品达罗斯应景诗的特点,又具有古罗马贺拉斯诗歌的思辨与哲理性的特点。17世纪,德国有许多诗人也开始用颂歌体进行创作,席勒这首《欢乐颂》的诗风受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最有名的颂歌体诗人克洛普施笃克的影响,具有古典颂歌的模式与情感,章节安排精细,韵律庄严崇高,词句高贵典雅。诗中席勒用拟人的手法,将欢乐的情感当作天堂的女性来颂扬,使该诗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性。在席勒看来,欢乐的情感亦神的情感,上帝的情感,所以也称它为“群神的美丽的火花”。情感的火花,迸溅出的欢乐之情,如果众人都能欢乐,自然是因为上帝的存在。诗中,席勒歌颂的是从人间高尚的感情升华成一种与神为伍的欢乐。诗篇情感充沛、意气洋溢、热烈激昂,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比兴。 席勒在《欢乐颂》里还反映了在当时最先进的自然观——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席勒受康德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他的诗里也有这些思想的痕迹,“她吸引群星照耀太空”、“就像在那壮丽的太空”、“要将酒泡飞溅上天空”、“星辰的颤音将他颂扬”这些诗句带有康德“星云说”的色彩,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宇宙的观念。 斯太尔夫人在《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中曾说:“诗应当是一面尘世的明镜,用以映照天意;它应当通过色彩、音响与节奏,表现出宇宙间全部的美。”这可以说是概括了席勒这首《欢乐颂》的特点及其美学价值。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席勒的《欢乐颂》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在世界文学中也是罕见的那种崇高的精神飞跃,那种纯洁的青春激情与哲理的奇妙结合。 如今,数百年过去了,带有时代标记的《欢乐颂》已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像其他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在人们心中永久传诵。 (杨海英)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