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梵音袅袅 |
释义 | 梵音袅袅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下令将雍和宫“神御殿”(永佑殿)的全部正院改为喇嘛黄教的寺庙,此后这里便梵音袅袅,在有清一朝,香火不绝。 喇嘛黄教的上院 乾隆改雍和宫为喇嘛庙,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打击政敌、挞伐异己,致使许多人死在他的手下,乾隆的母亲孝圣皇太后纽祜禄氏深感这些人的冤魂不散,因此想借佛教忏悔减免其丈夫的罪孽,超度他的亡灵。另一方面,乾隆也想借此表示对父亲雍正的尊重与孝敬。雍正曾将康熙临幸之地辟为佛门圣地,以此表示他对乃父的尊敬与热爱,而乾隆效法雍正,当然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再则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对此,乾隆在其晚年所作《喇嘛说》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他对此还有更进一步的解释:“盖以蒙古奉佛,最信喇嘛,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而已。”历史上,通过崇信宗教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自元代即已开始。而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政权,更是在他们入主中原以前就已经确立了兴黄教、礼遇众喇嘛以结好蒙古的基本政策。 喇嘛教是佛教吸收了西藏地方的原始宗教 本教的许多特点,逐步形成的一个佛教支派,它的发源地和中心都在西藏,因此,它的正式名称一般叫作“藏传佛教”,喇嘛教是它的俗称。十五世纪,宗喀巴以噶丹派教义为基础,对喇嘛教进行改革,形成格鲁派,也就是黄教。十五世纪末,黄教在蒙古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乾隆九年到乾隆十年八月,对雍和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寺庙规制仍以旧雍和宫为轮廓,而门窗殿饰,则参考唐古忒(西藏)式”。今天我们参观雍和宫时所见到的钟楼、鼓楼、东西碑亭、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等均为乾隆九年所建。法轮殿原为雍亲王妃的寝殿,也将其全部拆除,重建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殿脊上建有天窗式的暗楼,又在暗楼脊上装有五座镀金“舍利宝塔”的藏族寺庙式样,供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镀金塑像。至于增添的佛像、供器、法物等则难以计其数。乾隆派十五世章嘉活佛担任雍和宫主持,并封他为“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至此,雍和宫成为真正的喇嘛黄教的上院。 木雕三绝 雍和宫木雕三绝,即白檀木大佛、金丝楠木佛龛和紫檀木五百罗汉山,均为稀世的艺术珍品。 万福阁内的“迈达拉”白檀香木弥勒佛像高18米(地下还埋有8米),是雍和宫中的佛像之最。它用一整根白檀香木雕刻而成。据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派兵进藏,平定了西藏郡王朱尔默特的叛乱,并把西藏的军政大权交给了七世达赖喇嘛。七世达赖为了报答乾隆的恩典,不惜用大量珠宝,从廓尔喀(今尼泊尔)买下了这棵高大的白檀木,由西藏经四川,历时三年之久,才辗转运到北京,进献给乾隆帝。之后,就在雍和宫法轮殿后的院内搭起一座芦殿,由察汉达尔罕喇嘛设计,把这棵白檀木雕刻成大佛。佛像雕成后,才建造了这座万福阁,因此北京人说“先有佛像,后有宫殿”,久而久之,又讹传为“先有大佛,后有雍和宫”。这尊佛像面部造型庄重,体态雄伟,全身贴满金箔,且嵌有许多珠宝,大佛身上的花纹精美,珠宝璎珞缠身,腰里还挂着串珠的花篮,装饰十分华贵。 五百罗汉山位于法轮殿内。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是梵文Arhat的音译。相传罗汉是小乘佛教中修行的最高果位,需尽断三界见、修二惑才能达到,《大毗婆沙论》谓之“无生”,即永远进入涅槃,而不入生死轮回,也就是不生不灭。雍和宫的五百罗汉山由紫檀木精雕细刻而成,它山峦起伏,怪石嶙峋,洞穴深邃,上面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雕出五百个高10厘米的罗汉像,他们或坐或立,或走或动,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地点缀在各处山景之中。整座罗汉山既造型粗犷,气势磅礴,又精雕细镂,美奂美仑,称得上是质料、雕艺、造型俱佳的艺术珍品。可惜,这座罗汉山,现只剩四百四十九尊罗汉了。 照佛楼是乾隆的母亲纽祜禄氏的佛堂,里面供奉着一尊元代仿木制铜质旃檀佛像。旃檀佛亦称照佛,是带有水纹衣的释迦牟尼像。这里的旃檀佛佛龛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照佛楼是上下两层的楼房,佛龛亦从地面直达楼顶。佛龛分内外三进,由两根金色蟠龙柱支撑,横梁金皮贴木,采用透雕的手法,在上面半立体地雕刻了九十九条龙,水浪浮云图中,这些雕龙腾云翘首,碧水搏流,呼之欲出,巧夺天工,被誉为“神刻”。 其他像永佑殿内孝圣宪皇后亲手补绣的绿度母补绣像,用七千多块色泽不一、大小不同的缎子补绣而成,色彩鲜艳,做工精细,出神入化,也是绝代珍品。 “跳布札”·腊八盛典·烧“线亭子” 雍和宫是喇嘛黄教的上院,保存了很多充满神秘宗教色彩的奇风异俗,像“跳布札”、腊八盛典、烧“线亭子”等,均名闻遐迩。 “跳布札”是蒙语,汉语名为“送祟”,俗称“打鬼”,是一种进行有步骤的舞蹈的宗教乐舞剧。 关于跳布札的起源,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一说起源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意思是提醒本派僧侣坚守戒律。跳布札时“驱除魔祟”中的“魔祟”或“打鬼”时所打之“鬼”指的是酒、色、贪、嗔、妄、杀六个字。一说始于清圣祖康熙。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康熙五十九年(1720)又派十四子允禵入藏,均大败噶尔丹,因此,“跳布札”中的“魔祟”指的是噶尔丹的兵将,演完“跳布札”后所斩杀的“魔鬼”就是噶尔丹,“跳布札”是为了纪念黄教中兴的战功。 除以上两种说法外,关于“跳布札”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唐时吐蕃著名宗教贤王可黎可足有一个弟弟叫朗达尔玛。唐开成三年(838)朗达尔玛杀兄自立为赞普,他性情残暴,毁灭佛法,僧众纷纷外逃。当时吐蕃有一个叫拉隆巴勒多尔吉的僧人,欲设计杀掉朗达尔玛。他先用炭将白马涂黑,又穿上一件白里黑面的舞衣,身藏袖箭来到拉萨。他设法杀死朗达尔玛后,骑马出逃。渡河时,马身上的炭脱落,成为白色。他又将舞衣反穿,躲过了追兵。当时拉隆巴勒多尔吉所跳的舞蹈被称为黑衣舞,后为纪念他,西藏等地的喇嘛庙每年举行隆重的“善愿日”佛事,同时跳黑衣舞庆祝,这就是“跳布札”。 雍和宫跳布札的仪式十分繁复,要从正月二十九持续到二月初一的日出之前,仪式一般在天王殿前的庭院中举行。届时,喇嘛们吹起名叫钢冻的乐器,在惨厉的乐器声中,八十多名喇嘛头戴面具,身穿盔甲,舞蹈跳跃。跳布札的仪式分为十三幕,它们是:跳白鬼、跳黑鬼、跳螺神、跳蝶神、跳金刚、跳星神、跳天王、跳护法神、跳白救度、跳绿救度、跳弥勒(俗名捉鬼)、斩鬼(俗名打鬼)、送祟,表现佛消灭魔王,天下太平的全过程。最后,在二月初一太阳出来前举行绕寺,也叫转寺,结束全部仪式。 “跳布札”并非雍和宫所独有的仪式,清代乾、嘉、道三朝,从北京到外蒙古的库伦,凡喇嘛庙,全部例演“跳布札”。因此,北京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在打鬼。” 在汉代,每年农历十二月都要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而在腊月初八熬煮的粥称为“腊八粥”。腊八食粥的习俗,源于佛教。据佛经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到迦阇山学习经典,在深山中苦修六年。在他学业期满,走下迦阇山时,已形容枯槁,后来晕倒在尼连河畔,是一位牧羊女用羊奶杂以米、豆、野果熬成的粥使释迦牟尼恢复了健康,并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后佛教兴盛,为纪念此事,就把腊月初八日定为古印度人“斋僧”和救济穷人施舍饮食的日子。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成熬“腊八粥”的习俗。 雍和宫熬“腊八粥”是一场极为隆重的庆典。当时,在天王殿院东,专有一个铜锅院,里面有一口重8吨的大铜锅,专门用来熬制腊八粥(现移放在鼓楼脚下,供游人参观)。每年熬腊八粥的准备工作从腊月初一即已开始,届时清廷内务府官员派人将熬腊八粥的粥料准备好,送到雍和宫。从初六开始,清帝专门指派一名蒙古王公大臣和二名内务府总管大臣监督称粮、搬柴等准备工作,称“监称”或“盘粮”,到初七清晨,又派一名蒙古王公下令生火,开始正式熬制,称“监粥”。据记载,每锅“腊八粥”需小米12石,杂粮、干果各100斤,到初八日时熬制完毕。清代咸丰以前,雍和宫每年要熬五大锅、一小锅“腊八粥”,第一锅供佛,第二锅献给皇室御用,第三锅分赐王公及大喇嘛,第四锅给文武百官和封寄各省地方大吏,第五锅给雍和宫众喇嘛,第六锅加上前面几锅余下的施舍给北京城的百姓。到咸丰末年,清政府经济日溃,每年熬粥的数量日见减少,清亡后,雍和宫熬“腊八粥”则成为历史了。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七,雍和宫的喇嘛还要举行烧“线亭子”的仪式。 “线亭子”是用高粱秸、五色纸和五色线扎成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凉亭。另外还要用五色纸糊两个古代武将模样的纸人,一老一少,老的代表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少的代表岳飞的儿子岳云,那座“线亭子”则代表秦桧残害岳飞父子的地方——风波亭。到了初七早上,喇嘛们把事先扎好的纸人和线亭子供在雍和宫大殿的三世佛前,全体喇嘛云集殿内念经,给岳飞父子超度亡灵。到了下午,喇嘛们把线亭子和两个纸人拿到法轮殿院内,分别放到东西两个铁缸的水面上焚烧掉,意谓这样一来,岳飞父子的忠魂就可以脱离大理寺监狱而被超度了。这是雍和宫喇嘛庙独有的一种宗教仪式。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