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释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风光的七言绝句。

六月的杭州已经暑热难耐。但在清早还算凉快,尤其是位于西湖西南边的净慈寺一带,由于地处山水之间,更为凉爽。一天早晨,诗人呼吸着凉爽的新鲜空气,步出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官居直阁秘书)他去,路过西湖边。大概是因为很久未到西湖边了,突然间,满湖的莲叶荷花闯入了他的眼帘,大自然的美色一下子把他征服了。他不禁脱口而出,吟唱出了这首小诗。

开头两句是一个以“毕竟”领起的十四字句。在前七字中,“西湖”、“六月中”分别交代地点和时间;后七字指明此时此地的风光自有特色。如果按照一般语序,这十四字当为“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诗人将“毕竟”提前,一是为了协调平仄;但主要的还是为了借助“毕竟”二字强调“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特定地点(“西湖”)与时间(“六月中”),同时由于修饰词(“毕竟”)远离开被修饰的词(“不同”),又便于造成一气贯穿的语势,恰恰符合触目兴叹、即兴吟成的口语化的特点。“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诗人原意是想说,满湖莲叶荷花的景色为六月所独具。但六月属夏,“六月中”的风光只能与春秋冬三时有异,岂能与四时不同?不过这正如“四季如春”的成语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可拘泥于字面。“四时”,在这里只是泛指其他季节。

以上两句仿佛是诗人的一阵喝彩声,虽然并不具体,却饱含着感情。喝彩声过后,诗人具体地再现了使他动情至深的西湖六月的特异风光,这就是后两句所描写的: 满湖莲叶、荷花,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与艳红真是好看极了!对于这后两句诗的理解,不可忽略的是彼此的互文关系,也就是说,在文义上是交错互见的: 莲叶接天,荷花当然也是接天的;荷花映日,莲叶当然也是映日的。同样道理,莲叶既无穷又别样,荷花也别样又无穷。互文,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式。古典诗歌由于精练的要求与格律上的限制,运用互文更为常见。有时表现在两句之间,如上例;有时也表现在一句之内,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与“汉”,“明月”与“关”,都是错举见义,并非专属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映照着秦汉时的边关。

杨万里善于七绝,工于写景,以白描见长。就这几点来说,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看,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现具体形象,为实。如果有虚无实,即只有一二句而无三四句,感情就会显得空泛,叫人无从把捉;如果有实无虚,即只有三四句而无一二句,只有具体的景色而不知道是何时何地之景,形象也就失去了它的规定性,影响到它存在的价值。此诗由于虚实结合,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诗人却写得极为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阴柔,壮美与柔媚,就在诗歌形象中得到了统一。难怪这首诗得到广泛的传诵。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