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桃源行 |
释义 | 桃源行题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①。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偀,山开旷望旋平陆②。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③。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④。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⑤。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⑥。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⑦。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⑧。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⑨。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⑩。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⑪。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⑫。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⑬。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⑭。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河处寻⑮。 注释 ①渔舟:实指武陵渔人。津:渡口,此处即指桃花源水。 ②隈偀:曲折深幽处。旋:突出。平陆:平原、陆地。 ③攒云树:聚集的像云彩一样的树。散花竹:到处散落着鲜花和丛丛修竹。 ④樵客:即渔人。桃花源中人以为人是樵夫,故称樵客。汉姓名:渔人自己介绍自己作为汉朝人流传下来的姓名。居人:指桃花源中人。 ⑤武陵源:即今湖南桃源县,晋中武陵郡(今为湖南常德市)。但这里是虚托的,并非实指。物外:世外。 ⑥房栊:窗户,指房屋内。 ⑦俗客:渔人。指源中为仙境。引:领,邀请。都邑:各人家乡情况。 ⑧平明二句:写渔人眼中所见源中人的起居及渔樵怡然自得的生活。 ⑨去人间:离开人世。成仙:指找到了仙境。 ⑩峡里:指桃花源中。有人事:有人居住。世中:指源外。空云山:只看到一片云雾笼罩的深山。云山,远离尘世的地方。 ⑪不疑句:渔人知道找到这个仙境是非常难得的。尘心:世俗人之心,指渔人思乡这心。 ⑫山洞:渔人离开桃花源。无认:不必说。游衍:心情游玩。 ⑬峰壑:峰峦山沟。今:渔人重去时。 ⑭几曲:指随着溪水转了几个弯。云林:指桃花源人隐居之所。 ⑮桃花水:每年春天桃花开放时,雨水多,河水泛滥,故称桃花水。 赏读 开头六句袭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文意,叙写渔人步入桃花源的过程。“遥看”二句写桃花源中的美景,将陶文中富于乡土气息的描绘转化成神仙洞府式的景致。“樵客”六句也与陶文在意旨上有较大出入,他把自耕自种、怡然自得的乐土,改造成隐士们超然物外的林泉。“惊闻”二句写村人邀渔人们还家情景,与陶文相仿佛。“平明”二句写村人早起暮归的安宁生活。“初因”以下四句写桃花源中人因避乱而成仙,已与人世云山相隔,不相往来,把陶文中写的世外桃源彻底改造成神仙世界。诗的结尾写渔人因尘心未尽,思念家乡辞别桃源,与陶文意相似。 这首诗可以看成是王维对《桃花源记》的一种理解。全诗描绘了一个桃红水绿的仙境,虽与陶文不同,但在遥隔云山不知人世的空幻色彩下,却仍然具有浓厚的田园风味,洋溢着蓬勃生机,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