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释义 | 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短诗的核心是一个“忆”字,忆的时间是秋天的“月夜”,忆的对象是“舍弟”。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时间,通过“戍鼓”、“雁声”两种声音和“露”“白”“月”“明”两种色彩勾勒出一幅边塞秋夜图。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乾元二年(759)秋天作者流寓秦州的时候。秦州的边地风光,作者凄凉的心境,也都流溢于字里行间。流寓边地的作者思乡之情切,由思乡到思念他的几位弟弟。月光普照大地,本来是一样的;由于作者思乡之情深切,所以认为是“月是故乡明”,从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诗的下半段介绍“忆”弟的情形与原由。据《通鉴·唐纪37》》载,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洛阳,齐、汝、郑、滑等州都在战乱之中。作者的三位弟弟杜颖、杜观、杜丰都远在东部地区,彼此不通信息,所以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作者寄书去常无下落,而且又是“未休兵”之时,生死茫茫更难预料。“况乃”二字,寄托着作者对弟弟的手足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其深意正在于此。 全诗的意境凄楚感人。诗人将个人的家庭遭际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来描写,语言朴实自然,辞浅而情深,尤其“月夜”与“忆弟”联系紧密,做到了情与景交融,哀感动人。王嗣奭《杜臆》解云: “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也无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这首短诗,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句句写景言事,句句抒感含情,饱和着浓郁的诗情,耐人吟味。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