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李白诗中数词的运用
释义

李白诗中数词的运用

李白诗中数词的运用
吴晓辉
南京大学中文系
 
数词, 是汉语中一个相对简单、相对稳定, 甚至有点枯燥的词类。但在李白诗中, 数词的运用却别有一番风味。李诗的语言, 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诗中的数词, 往往既有计量客观对象的作用, 又是蕴载诗人的现实情绪——喜、悲、爱、憎的载体。我试从三个方面, 谈谈李白诗中数词的修辞运用。
 
数词的虚指。虚指与实指相对, 三表示三, 是实指;三不表示三, 而表示很多, 就是虚指。虽然真实性是修辞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言不符实的现象, 而且人们愿意接受。“言不符实”并非是欺骗, 而是通过这些情绪化了的言辞突出某些内容, 使交际对方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味。这就是通常被人们称为夸张的修辞手法, 王希杰称之为息变格。②李诗中数词的虚指用法很多, 且往往令人叫绝。比如:
 
1、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一丈长的白发已不多见, 哪里又有“三千丈”的白发呢?这显然言过其实。可是, 诗人的目的, 并非写白发长, 而是借“三千丈”的白发, 抒写心中苦绪之深厚、沉重、绵长, 化抽象为形象, 感人肺腑, 令人动容。试想, 把“三千丈”改写成“三米长”, 既不谐韵, 更无“三千丈”的厚重与郁烈。
 
2、水浊不可饮, 壶浆半成土。 (《丁都护歌》)
 
“半”并非准确的一半, 只是言多, 意在印证并强调“水浊”。“半”字的运用, 形象地展示了劳役的工民生活的艰辛,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大体上, 十以上的数词, 虚指表示极多, 十以下的数词 (含十) , 虚指表示较多。如:
 
3、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4、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谣》)
 
十以下的数词, 还可以虚指少数。如:
 
5、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玉山自倒非人推。 (《襄阳歌》)
 
“一钱”言钱很少。诗句表现了诗人对金钱的蔑视, 表达出诗人沉醉于香酒美景的豪爽之情。
 
数词的连用。两个数词连用, 其修辞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连用的形式不同, 修辞功能不同;相同的连用形式, 也可能有不同的修辞功能。从形式上看, 李诗中数词的连用, 主要有两种:同一数词的叠用;不同数词的连用。
 
同一数词的叠用, 指的是同一诗句中多次 (含两次) 使用同一个数词, 在修辞格中叫复叠。这种复叠的手法, 既能增添诗句的声韵美, 又能加强诗句的生动性, 还能通过字面或字义上的重复, 达到突出强调某些语意的效果。如:
 
6、门前迟行迹, 一一生绿苔。 (《长干行》)
 
“一一”, 即每一个的意思, 是遍指, 又有强调的作用。诗人叠用“一”, 声律上形成了谐和之音, 也生动地描绘出了闺妇思夫的幽怨、凄婉心理, 使怨妇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
 
7、古来圣贤人, 一一谁成功。 (《古风》)
 
8、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古风》)
 
例6~8是同一数词无间隔地叠用。同一数词在同一诗句中间隔叠用的情况, 李诗中也大量存在。如:
 
9、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宣城见杜鹃花》)
 
诗人身在异乡, 触景生情, 看见他乡的杜鹃花, 想起家乡的子规鸟凄惨令人心碎的叫声。这也正是诗人当时思乡的心境。“一”、“三”的叠用, 使诗句的音节似天籁之声, 自然而哀碗, 在一唱三叹的复沓中, 传达出诗人深婉的思乡之情, 也只有通过这强烈而缠绵的音节, 才能充分表达那种强烈而缠绵的乡思。
 
下面是在同一诗句中两个数词连用的例子:
 
10、正见当卢女, 红装二八年。 (《江夏行》)
 
11、恨不三五明, 平湖泛澄流。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12、东窗绿玉树, 定长三五枝。 (《送王屋山人魏迈还王屋》)
 
例10、11中两数相连表示相乘关系。这种手法从修辞格上看叫析数, 它可以使诗句语意婉转, 含蓄优美。例12中的两数相连表示约略之数。这些用法今天仍然在使用。
 
数词的对用。数词的对用, 是指在同一诗句里或上下诗句间, 相对照地使用两个数词。这种对用的方式, 把两类事物或意思放在一起使之相映相衬, 相得益彰, 并有突出某种特征的作用。从形式上看, 李诗中数词的对用主要有两种:
 
句中数词的对用。如:
 
13、千去不一回, 投躯岂全生? (《古风》)
 
“千”言其多, “一”言其少。去的多, 回的少, 两相比照, 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罪恶, 流露出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和对士卒的同情。
 
14、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
 
“九折”, 虚指表示多次曲折的意思。一条山路, “百步”之内竟“九折”, 山路之崎岖不言自明。诗人明写山路, 其实是在暗喻前途的坎坷。再如:
 
15、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上下句间数词的对用。句间数词的对用有的相互映衬, 如:
 
16、三川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 (《永王东巡歌》)
 
“三川”、“四海”均是泛指全国各地。二者相对使用, 相互映衬, 相互补充, 表明国无宁日, 民无宁生。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两数相对使用, 相互映衬的诗句有很多, 如:
 
17、千金答漂母, 万古共嗟称。 (《赠新平少年》)
 
18、鱼水三顾合, 风云四海生。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
 
句间对用的数词有的相互对比, 通过两数的对比突出强调某种意思, 如:
 
19、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蜀道难》)
 
“一夫”言人极少, “万夫”言人极多, 两相对比, 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样就强调出关隘之险峻,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
 
20、虽有数斗玉, 不如一盘粟。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由于连年征战, 社会经济严重受损, 民不聊生。诗人借“数斗玉”不如“一盘粟”这一生动的比较, 揭示当时社会残破、凋弊的局面。“数斗玉”与“一盘粟”价值上鲜明的对比, 无疑增强了表达效果。
 
李诗中, 对用的两数多为虚指, 也有表示实指的。表实指的对用数词, 经常是用来描绘自然景物的。在描绘自然景物时, 李诗中数词的对用, 往往如传统水墨画中的白描手法, 几笔简洁的勾勒而境界全出。如:
 
21、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两条溪水绕城而合流, 两座桥梁沟通城内与河外。“两水”、“双桥”, 简洁地勾勒出一幅恬静质朴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再如:
 
22、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青山夹江, 绿水摇空;一片孤舟, 映日而来, 满船霞光……引人进入如幻如梦之境界。一幅“天门江水图”跃然纸上。
 
参考文献
《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安旗《李白纵横探》,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黄岳洲《成语中数词所表示的抽象意义》, 《中国语文》, 1980 (6)
 
范克春《神秘的文化符号“九”》, 《汉语学习》, 1996 (4)
 
[]朱承平《数目对的类别及其修辞特点》, 《修辞学习》, 1997 (3)
 
黄知常《数量缩略语异解浅谈》, 《修辞学习》, 1998 (3)
 
注释
1本文所用材料, 以《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为底本, 参照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第89页
 
3三巴:巴郡、巴西、巴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