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李白《望天门山》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释义 | 李白《望天门山》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即今安徽省当涂县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 云:“两山石状巉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诗题“望天门山”,一“望”字说明诗人的立脚点在江上、船上,而不是在岸上、山上,不然就无以生动地体味两山夹江对峙的天门势态。把握住诗人“望” 的立脚点,是欣赏本诗的一个要点。 山夹江而立,江依山而走,因此,写山必写江,写江也必写山。“天门中断楚江开”,诗的首句赫然推出一个惊涛骇浪的场面: 滔滔江水以其巨大的神力将巍巍高山中断为东西两截,呼啸而过。这神奇壮观的场面,是多么惊心动魄啊!诗人不直接写水,而先写山,写山不说两山夹江对峙,却说“天门中断”,就是运用烘托与夸张的手法,描写楚江(安徽古代为楚地,故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奔腾汹涌,冲破天门,浩荡远去的气势。同时也表现了江水分外险恶的情形。 第二句 “碧水东流至此回”,看起来是在写水,实质上是在写山,写山的气势,写山的险峻。“至此”二字一作“直北”。江水在到天门山之前是向东流的,至天门山处转向北去。诗人在这里是实写江水流向的景况,没有艺术的虚拟。有人以为这样理解仅仅是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山奇险的气势。其实不然,独特的山势水貌本身就极富有诗意,也更有气势。试想想: 奔腾的巨流在两山的夹锁之下,陡然北去,骇浪击石,山转江水,我们不正可见水流猛折,惊涛拍岸,盘涡百转,浪花千朵的壮阔景象吗?巍巍天门,迫滔滔洪流转向而去,这是多么巨大的伟力呵!我们能不为其伟岸的雄姿和巨大的伟力所折服吗?诗人借江水巨流的转向,于白描实写中显示出天门山“夹据洪流” 的力量和险峻的山势。正如诗人曾在《天门山铭》 中所说:“两坐错落,如鲸张鳞”,“卷沙扬涛,溺马杀人”。可见,诗人的质朴实写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应景之笔,而是渗透着极高的艺术工力,于平淡之处,蕴含着动人的神韵。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进一步描写天门山的态势和诗人行舟江中的感觉。“相对出” 三个字,使人觉得静止的“两岸青山”动了起来,仿佛在统一的号令下,有组织的向江中船上的诗人迎面扑来。一方面暗写了行船迅疾,另一方也渲染了山形水势的险峻气氛。这句诗极为准确地表现了江中船行景移的感受,若不是在江中船上是绝对没有这种体味的。 前三句写了山,写了水,突出地描写了楚江的气势和天门山的险峻。第四句则点出了诗人自己。“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如果仔细品味就会感到绝不是写什么诗人远望,天水之际有一片白帆沐浴灿烂阳光迎面驶来,而是写诗人自己离开京都,迎着天门山,向着艰险之地进发。“日边”,这里不是指天边或极远处,而是用典,指京都或皇帝身边。第一,由于天门山东西相峙,相去数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是看不到“辽远处只见一点白帆沐浴在灿烂的晨曦中” 这种景象的。第二,前面说过诗人“望天门山”的立脚点在江上船上,只有江中船上的诗人才有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而诗人是不可能体味到远处别人的感受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正是诗人自己。第三,与此诗同时诗人还写了一篇 《天门山铭》。就是说天门山的险要,没有一点赞美和欣赏的意思,诗人的结论是:“天险之地,无德匪亲。”在同一地点,同一环境中,诗人怎么能写出两篇不同情调的作品呢?第四,诗的前三句都是实写诗人所目及的景象,除了夸张、白描而外,没有生发想象,诗人看不到的景致,绝不会在短短的七绝的最后一句突发想象。这既破坏了诗的整体和谐,也无助于诗的美的意境。可见,说 “日边”是用典,绝不是牵强之说。这一句不是简单地写诗人自己的到来,而是借情境抒发诗人感叹和心志。在高山与巨流的俯压和冲击之中,一片孤帆显得那样渺小、无力,它无法同强大的险恶势力抗衡,它会有种种危难甚至覆没,但是,它仍然顽强勇敢地劈波斩浪向着险地驶来。这种情形,暗示着诗人人生的坎坷,仕途的失意,这种气魄显示出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倔强性格。 这首诗字面上看似写景,实则借景寄寓情志。抒情言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之深使人神动,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的艺术魅力所在。《围炉诗话》 云:“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这首诗即将诗人的情志完全深藏在景致的描写中,若非仔细体味,绝对不得其要旨。正因其含蓄不尽之意,全诗才意味深远,格外动人,恰如 《文心雕龙·隐秀》所云:“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另外诗中的用典,丰富了诗的涵量,加深了诗的意味,使全诗富于深刻的思想性。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