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朱晞颜《还珠洞》
释义

朱晞颜《还珠洞》

朱晞颜《还珠洞》

朱晞颜

天神剜不计年, 洞中风景异尘寰。

江波荡漾青罗带,岩石虚明碧玉环。

地接三山真迹在,天连合浦宝珠还。

重来恍是乘槎到,惭愧云门夜不关。

还珠洞,在桂林市区伏波山下。洞门开豁,由西南向东北平斜延伸,直至漓江古渡。洞底径入江中,洞内左道旁门四通八达,迷离蜿蜒,盘绕向上,临江又叠数洞口,若天窗然。故洞中光亮空明。如真似幻,颇富灵气。此诗将自然洞穴的神异与神话传说的迷离糅合在一处来写,姿态扑朔,境界空濛,很有魅力。

首句从推测还珠洞起源落笔,强调此洞历史悠久,为神功鬼斧的精心雕剜刻凿而成,揭示出此洞的神奇姿态。二句以直接评说的方式,阐明洞内的风景超尘脱俗, 与喧嚣扰攘的人间大异其趣。 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清静无为生活理想的一种自我认同。颔联以具体的描述,表现入洞后看到洞内深处豁然呈现的洞外风光: 碧绿的淳江,清波荡漾,娴静澄澈,青罗带萦绕在洞口; 空明的岩石,象晶莹的碧玉,被雕琢成环状结构,有的隆起,有的凹下,镶嵌在洞壁各处,玲珑照眼,光华四溢。以实笔状眼前景,化用韩愈咏桂林诗句,特色鲜明。下面连用两个神话传说,以虚笔补足还珠洞的特异地理位置的特异景观。“三山”: 中国古代传说的蓬莱、瀛壶、方丈三神山,有仙人居焉。此处指还珠洞与三神山相毗邻,而神山烟波微茫不可求,这里却可以看到神山的真实景况。“合浦宝珠”见《后汉书》: 合浦郡 (今广西合浦县) 海中盛产明珠,郡守贪取豪夺,明珠忿而人交趾郡。后孟尝为郡守,革除前弊,不一年,明珠复归合浦。又桂北民间传说: 一龙怀宝珠于洞中酣睡,某老渔翁进洞见夜明珠而取之。后悔悟,复人洞将宝珠还龙。诗句将两典合在一处,意即由于桂林“天连合浦,”因而演出渔人“还珠”的动人故事。此两句通过神话传说赞扬还珠洞人杰地灵,暗示它不但景观美且灵异,而且具有真、善、美的内质。尾联诗人自发感慨: 我重游伏波山,恍惚当年的张骞一样,乘木筏到了天堂,而对于天门到深夜还未关闭,任人出进,又感到惭愧。“乘槎”: 据张华《博物志》,汉张骞乘槎 (木筏) 游海而至天河,见牛郎、织女。后人遂以“乘槎”喻登天。传说天门为帝阍看守,屈原《离骚》曾叙己登天叫天门而帝阍闭关不开。但这里的还珠洞天门却昼夜不闭,可让诗人自由出入,故诗人有受宠若惊的“惭愧”之感。后两句借神话传说,写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仍是那么新奇,写出了细腻的体验,表达生动而幽默,既收束了全诗的意脉,又升华了游洞如游仙的主旨,不即不离,韵味久远。

此诗在结构上颇重章法。全诗围绕“洞中风景异尘寰”一气贯下,颔联出以实景,颈联赋以虚笔,真幻相间,辉映成趣。结束以“乘槎到”的仙游和“惭愧云门夜不关”的心灵感受将前面“异尘寰”的诗旨轻轻绾合,天衣无缝,自然浑成,耐人品嚼。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