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月:

(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

残:

①伤害;杀害。柳宗元《断刑论》:“秋冬之有霜雪也,举草木而残之。”(举:全部。)②毁坏;破坏。《荀子·荣辱》:“斗者……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立:立刻;马上。)③残暴;残忍。《史记· 张耳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④指残暴的人。《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将军以神武雄才……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⑤残缺;不完整。《后汉书·儒林列传》:“礼乐分崩,典文残落。”⑥剩余;残余。方干《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杜审言《大酺乐》诗:“梅花落处疑残雪。”

漏:

①漏壶。古代计时器,《汉书·东方朔传》:“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也用以指更次,时间。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漏断人初静。”②水从缝隙中滴下或透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③孔窍或缝隙。杜甫《九日寄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云师:传说掌管行云作雨的神。畴:谁。)④泄漏。《公羊传·文公六年》:“君漏言也。”⑤遗漏;疏漏。诸葛亮《前出师表》:“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裨:补。阙:缺失。)⑥流失;排出。《淮南子·本经》:“鸿水漏,九州干。”

梦:

①[名]睡眠中的幻想。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桃灯看剑,~回吹角连营。”②[动]做梦,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与海神战。”③[名]比喻幻想。《荀子·解蔽》:“不以~剧乱知。”

断:

①断开;截断。《史记·文帝本纪》:“刑至断肢体,刻肌肤。”②断绝;隔开。乔宇《秋风亭下泛舟》:“山分秦晋群峰断,水入河汾两派通。”李白《大堤曲》:“天长音信断。”③尽;极。张羽《清口》:“行行重行行,目断双飞鸿。”④禁止;戒除;禁绝。王羲之《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余万斛米,乃过于租。”⑤判断;决定;决断。《国语·晋语九》:“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⑥副词。绝对。柳宗元《封建论》:“周之事迹,断可见矣。”李商隐《无题》:“断无消息石榴红。”

孤:

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②孤单;单独。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古代王侯的谦称。《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④辜负。《后汉书·袁敞传》:“臣孤恩负义。”⑤指无子女的人。《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⑥独特的;杰出的。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之一:“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帏:

①香囊。屈原《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椒:花椒。专佞:专横谄媚。慢、慆:皆傲慢之意。樧:茱萸所结的籽,有臭味。)②帷幕。《史记·孝文本纪》:“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③裙子正面的一幅。《国语·郑语》:“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

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枕:

①枕头。《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枕为乐矣。”②以头枕物。《晋书·刘琨传》:“枕戈待旦。”③临近;靠近。《汉书·严助传》:“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

思:

①思考;想。《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思念;怀念。《诗经·邶风·泉水》:“靡(mǐ)日不思。”(靡:无。)李白《静夜思》:“低头思故乡。”③愁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吉士:对男子的美称。)④心情;情绪。李煜《虞美人》:“清霜残雪思难任。”(清霜残雪:指鬓发已白。)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海天愁思正茫茫。”⑤助词。可用于句首或句中,调整音节。《诗经·大雅 ·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齐:通“斋”。庄敬。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⑥语气词,啊。《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乔:高大。休:休息。)

思量:

①考虑,商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仔细~~,又乃不可。”②思念,想念。《晋书·王豹传》:“得前白事,具意,辄别~~也。”

量:

(一)①测量东西容量的容器(如斛、升、斗等)。《周礼·地官·掌染》:“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权:称锤。颁:发下。)②容纳的限度。《论语·乡党》:“唯酒无量,不及乱。”③估计;衡量。(旧读liáng)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大蚂蚁。)④气度;抱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⑤数量。《汉书·匈奴传》:“顾得所输匈奴缯(zēng)絮米蘖,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中:满。已:止。)《吕氏春秋·季春》:“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 (二)liáng 用量器测定物的轻重、长短、多少等。《庄子·胠(qū)箧(qiè)》:“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指盗窃。)《汉书·枚乘传》:“石(dàn)称丈量,径而寡失。”(石:十斗。)


诗文 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
释义

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

“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诗句出处:《望南云慢》;是宋朝诗人沈唐的作品。

木叶轻飞,乍雨歇亭皋,帘卷秋光。栏隈砌角,绽拒霜几处,蓓深浅红芳。应恨开时晚,伴翠菊、风前并香。晓来寒露,嫩脸低凝,似带啼妆。堪伤。记得佳人,当时怨别,盈腮泪粉行行。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两处凄凉。感物成消黯,念旧欢、空劳寸肠。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