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月 |
释义 | 月〔作文片断049〕 天渐渐黑了下来,东边时明时暗地闪现出一块黄光。原来月亮妹妹蒙着面纱,挑着灯笼来寻太阳哥哥了。四处静悄悄的,一些住户的窗户透出了白的、红的、黄的朦胧的光辉,可谁也不及月亮的光美。蟋蟀们弹起了琴,偶尔传来一两声鸽子的“咕、咕”声。一切,似乎都在戏弄这娇美的月亮妹妹。 月亮迈着细碎的步子爬上了半空,因为找不到太阳哥哥,她哭了,哭得好伤心,把面纱都浸湿了,以至那金黄浸润的光把周围的云朵也浸得轻飘飘,软绵绵的。突然,她似乎发觉有人在看着她,于是匆匆收起金黄的眼泪,蒙上了纱巾,仍带着那金黄的微光,慢慢往前走。走到天顶,她又忍不住拨开面纱往下瞧。多美啊! 万家灯火,哗哗流水,葱葱绿树。可她又挺害羞,刚露出还是湿润的半边脸,又掩上了。她走一步,看一眼,最后终于卸下了厚厚的面纱,露出了可爱的脸儿,光芒顿时照亮了半边天,连天上丝丝云缕也看见了。啊,她笑了! 不是么? 你瞧,光芒不再湿润,而是金黄满天,既淡雅又幽静,使月儿恰似一位美丽的仙女。 啊,月亮,月亮,你为什么这么圆? 月亮似乎一边走一边说: 你不知道,还有许许多多团圆的人们等着我去为他们祝贺呢! (陈棠棠) 【简评】 写月儿,有特色。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儿以情感,可爱又可怜;二、动态地写月儿,由暗至明,由缺而圆;三、注意到背景的陪衬。 〔作文片断050〕 月儿迟迟不肯露面,兴许她害羞了,因为地上有许多双眼睛正焦急地盼着她。终于,月儿从帷幕里钻了出来,慌忙中,月儿用洁白的纱巾遮住自己秀美的脸。 月儿透过纱巾悄悄地俯瞰着中秋大地夜晚的美景。她看见了,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正新奇地望着她,眼里带着疑惑,仿佛在问:“月阿姨,你为啥那样大,那样圆?”她感到一阵欢欣。她又把目光投向南方,她看见了,战士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含满了深情;仿佛想寄语给她,让她传给家乡的亲人,她眼睛湿润了,躲进了云层。一会儿,她扯破一点云,从云隙里看着大地,她发现一双混浊的眼睛,含着晶莹的泪水,眼睛望着海的那一边,遥远遥远的彼岸……她看见了所有的眼睛,每双眼睛里有包含着不同的情,不同的意。 猛然,她觉得,她不应该躲进云层,她要用自己的光辉去普照大地,让人们通过她互相传递深情与怀念。 (马涛) 【简评】 作者细心观察,采用拟人的手法,发挥丰富的想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秋月儿从初升到悬挂的全过程。笔下流情,明月含意。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