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曲高和寡
释义

曲高和寡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 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 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己。
是其曲弥高, 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楚王在一次召见宋玉时问道:“一般士大夫和老百姓对先生都不赞赏,先生是否有什么失于检点的行为呢?”宋玉以这则寓言作为回话的一部分向楚王作了解释。
一位客人在郢都(楚国的国都)街上唱歌,开始唱一种低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接着唱较为通俗的歌曲《阳阿薤露》,再唱较高级的歌曲《阳春白雪》,最后才唱一种五音协调的最高级的歌曲(宫、商、角、徵〔zhi〕、羽为古代五音。引,谓提高并拖长声音,使其宛转。刻,谓减弱声调,使其低平。流,流畅)。随着歌曲级别的提高,跟着他唱的人也越来越少。
宋玉在这里实际上是以五音相协的最高级的歌曲隐喻自己。《文心雕龙·杂文第十四》称:“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对楚王问》一文的结尾宋玉也自诩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圣人,可见他卓具才气,但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这则寓言,意在向楚王说明,由于他特立独行,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不肯赞誉他,并非他有什么过错。就象优雅动听的高级歌曲一样,难懂难唱,能够唱的人自然就少,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而寓言反映了某些先觉之士的孤独之感,也反映了他们脱离群众而造成的历史悲剧。根据这一寓意,后世常用“曲高和寡”、“希音和寡”等成语比喻知音难得,或说明格调越是高雅的作品,越难以被人理解和接受; 后世也常用“阳春白雪”、“雅曲难和”推崇格调高雅的作品,用“下里巴人”表示低级作品或自谦。如用“曲高和寡”讽刺某些人故作清高,或说明在文艺创作上脱离群众,忽视普及,这便是反其意而用之。
寓言成功地使用层递手法,极写曲调水平递升,听众人数递减,对比强烈,效果显著。语言运用极简劲准确。如:第一、二次只讲“数千人”、“数百人”,第三次在“数十人”之前加上了“不过”两字,第四次在“数人”之后再加了“而已”两字。这样遣词造句,既使语言不致呆板,又通过语气的变化,着重表现出歌曲的愈来愈难懂,也写出了人数越来越少时作者的心理感受,可见这几个字的变动是十分精当的。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即清代曾有人怀疑这则寓言是后人的伪作,但也未成定论,仍有人认为它是出自宋玉的手笔。这种争论,当然不妨碍我们认为它是一篇优秀之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