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日月(邶风) |
释义 | 日月(邶风)
这是一个女子控诉丈夫遗弃自己而唱出的沉痛歌声。 全诗共四章,每章六句。这个受虐待的女子,有着一肚子的怨气和不平,但又没有地方可倾诉,只好呼日月而诉之。中心是控诉丈夫怎样虐待她,使她遭到不幸。每章重点诉说一层意思。第一章诉说丈夫与自己不以古道相处; 质问他为何不顾念她。第二章诉说丈夫忘恩负义,不与她相好; 质问他为何不报答她。第三章言辞更加激烈,指责丈夫名誉扫地、丧尽天良,表示要决心把他忘却。第四章诉说她悲愤至极,责怪父母不养她终身,把她嫁给这种人,才遭此不幸; 质问丈夫为何不以道相报。正如方玉润指出的: “一诉不已,乃再诉之; 再诉不已,更三诉之; 三诉不听,则惟有自呼父母而叹其生我之不辰。盖情极则呼天,疾痛则呼父母,如舜之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耳。” (《诗经原始》 卷三)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很有特色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女子受尽丈夫的冷遇和虐待,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么用什么手法来表达心中的忧愤呢?作者首先在构思上考虑到这个问题。既然弃妇无处可诉,无人主持公道,只好诉之于天——象征光明正大的太阳和月亮。因为它们的光明普照天下万物,一切事物的真相都会显得清清楚楚。她呼叫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既是出于对光明的崇敬和礼赞,又是祈求它们主持正义,明察秋毫,辨别是非。一方面以 “乃如之人兮” (天下竟有像这样的人) ,控诉对方的暴虐; 一方面又以 “胡能有定” (虐待何时能了) ,诉说自己备受折磨、难以忍受的心情。一个人只有到了痛心疾首,哀苦无告时,才会上乞苍天,下呼父母。此诗的作者,选择呼天抢地的表达方式,能够充分地宣泄心中的愤懑,每句话,每个字,如道道声波,飞向穹苍。诗人在每章的开头,用 “日居月诸”起兴,将弃妇仰天呼喊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每章的第二句,或说日月的光明 “照临下土” 、“下土是冒” ,或云日月 “出自东方”、“东方自出”,这样写,也从一个侧面披露了诗中的女主人公对天倾诉苦衷的时间是包括了白天和夜晚。从女主人公对男方所持的态度看,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彻底破裂,因而言辞激烈,不留情面,完全是一种控诉的方式,历数对方的不是,指责对方的无理,咒骂对方名誉扫地、丧尽天良。每句诗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每换一个字都带有相当的分量。她在诗中的形象,显得理直气壮,已经不是一个在三从四德规范下忍辱求全,听凭摆布的女子,而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大胆控诉践踏妇女的行为。各章的末句,都以质问的口气,这使怨愤之情跃然纸上。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