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福无灾无祸。”诗句出处:《一寸金六首》;是元朝诗人元无名氏的作品。
顿悟修行道理,除情战睡敌魔。不贪名利少风波。懒散随缘且过。饥后寻街乞饭,饱时信步蹉跎。闲来古庙唱哩*。逍遥谁人似我。
富贵又争人我,贫穷更待如何。有缘有分是非多。无福无灾无祸。教他一任奢侈,箪瓢也是存活。劝君休要苦张罗。大限临头怎躲。
堪叹群迷,梦空花几人悟。更假饶锦帐铜山,朱履玉簪,毕竟于身何故。未若红尘外,幽隐竹篱蓬户。青松下,一曲高歌,笑傲年华换今古。紫府。春光清,都雅会时,妙有真趣。看自然天乐,星楼月殿,鸾飞凤舞。白云深处。壶内神仙景,谁肯少年回顾。逍遥界,独我归来,复入寥阳
暮鸿嘹唳。更晚来地籁,阴风齐起。造作严凝,同云黯黯,四海玉龙呈端。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最好是,命诗朋,纸帐围炉沉醉。吟缀。搜佳制,竹外清香,金蕾喷新蕊。似糁银沙,或为粉蝶,高下乱飞空里。庆知太平,先兆阴阳和矣。这玄理,遇子猷,同赏江天真味。仙客单片二十五首,皆曲调。以下有西江月十三首未注名氏,皆宋张伯端词以下西江月十四至二十五共十二首,据金丹大成集乃宋萧迁芝词
食饱伤心损气,睡多梦里迷真。眼观心动丧元神。耳听灵台昧尽。要见元初面目,慧刀割断红尘。无情应物本来真。此是修行捷径。
一不轻师慢法,二诵清净仙经。三存真气养神灵。四把尘劳拂尽。五断无明业火,六除俗里人情。七擒猿马永安宁。八味琼浆得饮。
以上元无名氏作品《一寸金》共6首 |
【注释】: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福:
①福气;幸运。《战国策·秦策三》:“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②赐福;保佑。《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偏。)③祭祀用过的酒肉。《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④古时妇女行礼叫“福”。《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马老爷才赶过来作揖,瞿太太也只得福了一福。”⑤通“幅”。布帛的宽度。《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金布律》:“布袤(mào)八尺,福广二尺五寸。”(袤:长。)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灾:
①本指火灾,后泛指一切灾害。《荀子·臣道》:“灾及其身。”②降灾;危害。《尚书·盘庚上》:“以自灾于厥身。”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祸:
①灾患;灾害。与“福”相对。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②降祸;为害。《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祸人之心。”(子木:人名。)《孟子·告子上》:“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③遭难;受害。《后汉书·刘盆子传》:“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密教盆子归玺绶,习为辞让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