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释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评析】

晏殊诗词名句。该句出自 《浣溪纱》春恨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是晏殊的名作之一,基本上代表了晏殊的艺术风格。他的词集叫《珠玉词》,名字起得可算是恰如其分。《珠玉词》里珠般圆转、玉似晶莹的作品确实不少。此篇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是一篇以景衬情的佳作。然而此词之所以流传千古,精华还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

“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 “无可奈何” 了。这里的 “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它们差池双剪,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是否旧巢双燕,故在 “相识”之前冠以 “似曾” 二字。“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像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花” 和 “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

“花落去”与 “燕归来” 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亡。“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 “似曾相识” 以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 “情中有思” 的意境。

关于此联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 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 “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那个句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 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 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

【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 《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 《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 《珠玉词》。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