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
释义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拟塞雁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飏。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与书,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那处(11),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秋月凭栏图 卜孝怀

注释 ①萍寄;如浮萍一样飘转不定。②累换星霜:指年岁的流逝。③砧杵:捣衣的砧石和木棒槌。明杨慎《丹铅录》记载,“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诗:“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④拟:度过。潘重规《敦煌云谣集新书》:“拟有‘度’义。庾信《小园赋》:‘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拟伏腊,即度过伏腊之意……‘拟雁’即过雁之意。”⑤鸾帐:夫妻共枕同眠的纱帐。⑥枉劳:白费。⑦飞飏(yáng):飞扬。⑧薄行:恩情浅薄。⑨牖:窗户。⑩三光:汉班固《白虎通义《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11)无那:无奈。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鉴赏 这首词选自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作者姓氏无从考证。《云谣集》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集,大约于后梁末年(922)完成,收词30首。此集作品并非出自一人,而是搜集无名氏作品的选本。它曾广泛流传民间和敦煌地区。从《云谣集》使用的调名来看,除《内家娇》之外,其余十二种调名(包括《凤归云》)都能在崔令钦《教坊记》所录的曲名中见到,所以可以推断它是盛唐前后的作品。敦煌本《云谣集》的发现是我国词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探讨词的起源、内容和形式等问题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这是一首描写征妇情思的闺怨词,以真实深切的生活感受为依托,运用委婉深邃的艺术手法,构思出具有一定典型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该词细腻入微,深刻感人,直接表达征妇悠远的离别情绪,把疯狂、炽热的思念,融化在平常的叙事中,同后期的花间词或者相似的闺怨诗相比,全无浓丽纤巧的做作,以自然、真实的风格呈现在读者面前,更有情意绵绵,深入肺腑的艺术效果。

上阕写征夫离家,“萍”飘他乡,很多年过去了,却了无消息。接着笔锋一转,征妇在明亮的月光下,听着砧杵捣衣之声,看见塞燕南飞,触景生情,再也无法静静孤独地睡在帐中,迷离间,已是魂飞梦绕。这里没有对征妇的惆怅悲苦进行直接抒情或议论,一切都是自然的情绪转移,又都在作者貌似平静的字里行间一一流露,描写之处毫无斧凿痕迹,但背后的绵绵情思、缕缕情怀,是任何艳丽的句子也难以比拟的。

下阕由征妇的长期忧念,引发征夫的薄行,并对征人忘却故人、不念亲人表示不满,但纵使是这样,又有谁把自己这样的情意传送呢?在这里,作者笔锋又是一转,在强烈思念无处抒发的情况下,她独自靠在窗前,潸然泪下,暗自祈求三光(日、月、星),保佑她的良人早日归来。感伤之极,泪尽泣血.更是表现出她的一番痴情。在万般无奈,却又止不住的相思下,只得香尽添炉,如此反复,彻夜不眠到天亮,留下的只有无尽幽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既生动地描写出了征妇心焦不宁的形象,又把征妇在痛苦压身的情况下祈求上天降福征人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

在这首小词中,叙事写景只是描绘特定环境和生活遭遇的一种手段,而塑造充满闺怨情绪的征妇形象,才是全词的关键。作者笔下的景物都能把内情外景巧妙地结合,使整首词被浓浓的感情色彩所包围,逐渐深化征妇对征夫又思且恨的矛盾心理,撞击着人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朱铭)

集评 郑振铎:“像这样的作风,放在《花间集》里是很显得粗俗的,但在民间歌曲已算是很文雅的了。”(《中国俗文学史》第五章)

任半塘:“此二辞之体用,则属讲唱,无从与戏曲相混。”(《敦煌歌辞总编》卷一)

刘大杰:“风格仍是民歌,但文字却较为修炼,完全没有上面那些小曲所现露出来的粗俗气息,这自然是经过文人的手的……这样看来,上面那些俚俗小曲。或可相信是中唐时的民间作品;惟《云谣集》中诸作,想必是出自温庭筠以后了,但是我们把这些词看作是北宋慢词的先声,却是很合理的。可知在小令很流行的晚唐五代,民间己有多人从事慢词的制作了。”(《中国文学发展史》卷下第十六章)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5: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