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詩句出處:《感遇二首》;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
西陸動涼氣,驚烏號北林。棲息豈殊性,集枯安可任。 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徒嗟日沉湎,丸鼓騖奇音。 東海久搖蕩,南風已駸駸。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 眾情嗜奸利,居貨捐千金。危根一以振,齊斧來相尋。 攬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微霜眾所踐,誰念歲寒心。 旭日照寒野,鳥斯起蒿萊。啁啾有餘樂,飛舞西陵隈。 回風旦夕至,零葉委陳荄。所棲不足恃,鷹隼縱橫來。
|
【註釋】:
攬:
①執;持。《 楚辭·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茹:柔軟。蕙:香草名。)②收取,采取。《楚辭·離騷》:“夕攬洲之宿莽。”③招引,招致。《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總攬英雄思賢若渴。”④撩起;提起。《孔雀東南飛》:“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衣:
(一)①上衣。《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裳:裙子;下衣。)②泛指衣服。《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褐:用粗毛做的短衣。卒:終。)③遮蔽身體局部的東西。《晉書·惠帝紀》:“帝墜馬傷足,尚書高光進面衣,帝嘉之。”④器物的外罩。歐陽修《六一居士詩話》:“蘇子瞻學士,蜀人也,嘗於淯井監得西南夷人所賣蠻佈弓衣,其文織成梅聖俞春雪詩。”⑤指果實的皮、膜。齊丘《陪遊鳳皇臺獻詩》:“金桃帶葉摘,綠李和衣嚼。”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東西。白居易《營閑事》:“暖變墻衣色。”⑦鳥羽蟲翅。陸遊《小園獨立》:“新泥添燕戶,細雨濕鶯衣。”張耒《夏日》:“蝶衣曬粉花枝舞。”[衣缽]亦作“衣缽”。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盂,後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術、技能等。楊萬裡《贈王婿時可》:“兩傢不是無傢法,何須外人問衣缽。” (二)yì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必織佈然後衣乎?”(許子:許行。)②給人衣服穿。《左傳·昭公十三年》:“寒者衣之,饑者食之。”③覆蓋。《周易·系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薪:柴草。)④包裹。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裂裳衣瘡,手註善藥。”中:
(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二)zhòng 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中夜:
半夜的時候。韋應物《秋夜》:“朔風~~起,驚鴻千裡來。”起:
①[動]站起,起來。《莊子·齊物論》:“曩子坐,今子~。”②[動]起床。《孟子·盡心上》:“雞鳴而~。”③[動]起身,出發。《墨子·公輸》:“子墨子聞之,~於魯。”④[動]興起。《荀子·天論》:“一廢一~,應子以貫,理貫不亂。”⑤[動]發動。賈誼《論積貯疏》:“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矣。”⑥[動]起用。《泰州海陵縣主薄許君墓志銘》:“有拔而~之。”⑦[動]修建。李華《吊古戰場文》:“秦~長城,竟海為關。”⑧[動]開始。《史記·李斯列傳》:“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⑨[動]出身。《漢書·蕭何曹參傳》:“蕭何曹參皆~刀筆吏。”感:
①感動。《荀子·樂論》:“其感人深。”《漢書·禮樂志》:“音聲足以動耳,詩語足以感心。”②感慨;情感。范仲淹《嶽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曹植《洛神賦序》:“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③感覺。《莊子·刻意》:“感而後應,迫而後動。”④通“憾(hàn)”。遺憾。《漢書·杜鄴傳》:“內無感恨之隙(xì),外無侵侮之羞。”(隙:指人際關系上的隔閡。)⑤通“撼(hàn)”。動;搖。《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舒:徐緩。脫脫:腳步輕緩的樣子。帨:系在腰帶上的佩巾。)物:
①雜毛牛。《詩經·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②客觀存在的物體。《莊子·天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③特指物產。《晉書·顧榮傳》:“故國安物阜,以義成俗。”(阜:豐富。)④與“我”相對的物和人;眾人。《水經註·洛水》:“既神遊自得,不與物之”。江淹《雜體詩·雜述》:“物我俱忘懷。”⑤指外界環境。范仲淹《嶽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⑥辨識,察看。《周禮·地官·艸人》:“則物其地,圖而授之。”[物議]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南史·謝靈運傳附謝幾卿》:“二人意相得……不屑物議。”涕:
①眼淚。《詩經·小雅 ·小弁》:“心之憂矣,涕既隕之。”(隕:墜落。)②流淚;哭泣。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③鼻涕。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盈:
①充滿。《韓非子·說疑》:“以譽盈於國。”②豐滿;飽滿。宋玉《神女賦》:“貌豐盈以莊妹兮。”(姝:美麗。)③圓滿。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 以月盈虧可騐也。”④富裕;多餘。《抱樸子·行品》:“志唯務於盈利者,小人也。”⑤增長。《淮南子·俶真》:“盈縮舒卷,與時變化。”⑥滿足;自滿。《荀子·仲尼》:“志驕盈而輕舊怨。”[盈盈]1.儀態美好的樣子。古詩《青青河畔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牖 yǒu:窗戶。)2.水清淺的樣子。《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脈脈:仔細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