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扬之水
释义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注释】①扬:激扬。②束:捆。薪:柴。③彼其之子:那个女子,此指戍卒之妻。④戍:驻守。申:国名。姜姓。周平王的母家。在今河南唐河县境。⑤曷:何。⑥楚:荆条。⑦甫:国名。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市境。⑧蒲:蒲柳。⑨许:国名。姜姓。在今河南许昌。
【鉴赏】这是征夫思归之诗。
周平王在位时,国势非常衰弱。而南方的楚国日渐强大,经常派兵侵犯申国以及临近的甫国与许国。为了抵御楚国的侵犯,于是周平王征发境内的百姓到申国、甫国、许国去戍守。由于战争连绵,戍守的士兵长期不能与家人团聚。这可能就是此诗产生的历史背景。
全诗三章。每章前四句写戍卒与妻分离。激扬之水,不能流走“束薪”、“束楚”、“束蒲”。这可能是当时的俗语,隐喻夫妻间阻,不能团圆。所以诗接着说:那家中的妻子,不能与我一同“戍申”、“戍甫”、“戍许”。这“申”、“甫”、“许”虽确有其国,但不必理解为这个戍卒转徙三地。这样写,只是为了重章换韵的需要。每章末二句写戍卒急盼归家。这个戍卒远离亲人,长期驻守,深感孤寂。他深深地叹息道:思念啊,思念啊,我何时才能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
对此诗主题虽无异议,但在个别词语的理解上却各不相同。如“扬之水,不流束薪”,有的说是隐喻夫妻分离,有的说是隐喻周室衰弱;“彼其之子”,有的说是指戍卒之妻,有的说是指统治者,有的说是指其他诸侯国之当戍者;“戍申”、“戍甫”、“戍许”,有的说是为了重章换韵需要,有的说是辗转换防。因有这些不同,对诗意的理解自然也不一致。对此,我们也应有所了解。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