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战马习磨 |
释义 | 战马习磨此篇选自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 释迦牟尼佛说法,往往采取这样一种形式:他开始讲某一个宗教道理,为了让听众们听得明白,他不时地引用一些譬喻,这些譬喻往往是一个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动人的小故事。故事娓娓叙完,听众们皆大欢喜,释迦牟尼佛点出他譬喻的对象,又回到原来的题目上,于是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此篇所要宣传的宗教道理,可以用一句极通俗的成语概括,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换句话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宣传“因果报应”之说,认为任何思想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之业因,亦不会得相应之结果。所以,佛家提出“三世因果”,以为现世界人们的贫富穷达,是前生所造善恶诸业决定的结果;今生的善恶行为,亦必导致后生的罪福报应。自然,生活在现世界的人们,总是想更多地获得美好的来生。佛陀认为要这样的话,就应该经常修习善心,而且要坚持不懈。这样,临命终时,就能除去诸恶,得善报,获得好的来生。如果平时不坚持修善,却想临命终有个好的果报,那是难遂人愿的。佛讲了“战马习磨”这个故事,用来晓喻此理。 战马本该驰骋疆场,御敌安国。但这位眼光短浅的国王却只顾眼前的利益,下令让五百匹战马推磨。久而久之,本能冲锋陷阵的骏马变成了“习于旋回”的驽马。当邻国来侵犯,战争爆发时,国王想起了那些战马,命令给战马整齐装备。然而,尽管有“勇将乘骑”,并按照一般作战的方法来驾驭它们,想让它们长驱迎敌,但这些马儿却一直只是打转转,根本没有冲进敌阵的意思。结果自然吃了大大的败仗。 讲完这个故事,佛就点出了他所譬喻的对象,以便让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这里他是把“心马”比作“战马”的。佛经中有“心马”一语,认为凡世众生之心经常动乱不定,如狂马,所以叫“心马”,有时也叫“心猿意马”,两者意思相似。所以佛家提倡平时的修心养性,就是在不断地调直心马。而修习善心,临命终时,就会心马不乱,可以随意驱使,想到极乐世界或其他佛国净土,都能如愿。反之,若平时不认真坚持修行,不坚持行善,一旦 “死贼卒至”,就会“心马盘回”,难以如意。就好像王所养之“战马”不能破敌贼,保全其国一样。佛要郑重提出的是: 行人善心不可不常在于胸心。 此篇的宗教主题是宣传“因果报应”的,但我们也能很容易地看到: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的民间寓言故事,佛家收集它的用意是为了它的宣传目的服务的。我们若除去这一层宗教色彩的话,会体会得到它的更广泛、更实际的教育意义。这个寓言故事,生动、形象地启示我们: 其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微利薄益。其次,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思想,对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所以此经的编集者—— 道略比丘选中了它。像道略比丘、鸠摩罗什大师这样有眼光的大德高僧,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一份丰富的遗产。 这篇故事从艺术手法上看,极重要的一点是: 语言生动而精练。如开头写到国内无马,国王为了能买到好马,“减损国藏,四出推求”,把他的那种渴求良驷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以下的对照埋下了伏笔。而写到战马因平时只用于推磨,所以在战场上一“得鞭”就 “尽旋回走”,四个字很生动、形象地道出了骏马变成驽马的可悲、可叹。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提鸠摩罗什大师在翻译佛经上的贡献。罗什大师的翻译事业,在当时是空前的。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在翻译上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园地。鸠摩罗什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底。又因为他留华日久,所以“兼娴汉言”。再加上他对于文学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所以他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而他所译的佛经文学故事很能体现这一特色。语言精练是他翻译的重要特色之一,《战马习磨》 即是典范的译作。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