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意脉 |
释义 | 意脉 中国古代诗歌美学术语,指体现诗歌创作审美意蕴的内在脉络。这种意脉表现的实践主要见于唐诗、宋词之中,而在理论上的发现与揭示,集中在南宋时期。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在《命意》中列“意脉贯通”一节,举唐人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待到辽西。”)为例。张炎在《词源》中评秦观词: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严羽的《沧浪诗话》把语、意、脉并论,谓“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在南宋以后,意脉的概念时被画论、书法论所用,成为艺术审美表现的一种通用概念。
各种艺术表现都有可以供人直感的形态符号,它们都是无数的分体形式所构成,其目的全在于表现主体审美的起旨意趣,但它们在组合、交替、变换过程中,必有跌宕起伏、中断转折等等,甚至是隐迹立形、不著一字,但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蕴却是一种不停息的外射内容,它在表现过程中,如隐迹于人体内的血脉波动,时刻不断不居。所以意脉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是审美艺术活力的象征说法。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