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诗句出处:《怀妓》;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
能言青鸟罢衔笺。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
若向蘼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
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想称心。红壁尚留香漠漠,
碧云初断信沉沉。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
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
但曾行处遍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树边花已老,
画眉窗下月犹残。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
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干。
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
姮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
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应偏照两人心。
《怀妓》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注释】:
情:
①一般的情感或情绪。《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②特指爱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情根爱胎,何时消败?”③常理;常情。《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④情形;真实情况;实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真实;真诚。《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情知:
明确知道。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唾井终无理,~~覆水也难收。”知:
①知道。《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王充《论衡·知实》:“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②知觉;感觉。范缜《神灭论》:“手等有痛痒之知。”③见解;知识。《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虑:思虑。)④知识。《列子· 汤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孰:谁。为:通“谓”,说。)⑤了解。《史记·管晏列传》:“知我者鲍子也。”(鲍子:鲍叔牙。)⑥交好;相亲。司马迁《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鲍照《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衔泪:噙着泪。觅:找寻。)⑧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点:
①细小斑痕。《晋书·袁宏传》:“如彼白珪,质无尘点。”②汉字的一种笔画,即“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③加点;标点句读。《宋史·儒林传·何基》:“凡所读无不加标点。”④向下微动或一触即离的动作。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⑤一点一滴地落下。岑参《西掖省即事》:“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西掖:中书省的别称,简称西掖。)⑥引火;燃火。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火点伊阳村。”⑦指示;指点。《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这句话却点醒了贺小姐。”⑧查数;点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沙场秋点兵。”⑨征调。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⑩量词。表示时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元史·刑法志三》:“诸夜禁,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污:
(一)①停积不流的水。《晋书·周访传》:“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②污秽;脏东西。《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③不清洁;肮脏。文天祥《正气歌》序:“骈肩杂遝,腥臊汙垢。”④弄脏;玷污。《吕氏春秋 · 不侵》:“必以其血污其衣。”《后汉书·黄琼传》:“皦皦者易污。”⑤奸邪;行为不正。《鹖(hé)冠子·亡铁(fū)》:“污官乱治,不奉会犯法,其罪加民。”(铁:斧头。)⑥低洼。《国语·周语下》:“陂塘污庳,以钟其美。” (二)wā 掘地为坑。《礼记·礼运》:“污尊而杯饮。”投:
①掷;抛;扔。《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荦(luò)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荦:人名。盖:车盖。稷门:鲁都南门。)②挥;甩。《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③扔掉;抛弃。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作》:“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冠:指官帽。旋:还;返。萦:拘牵。)④投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遂自投汩罗以死。”《吕氏春秋·察今》:“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⑤相合;迎合。李白《秋日赠元六兄林宗》:“投分三十载,荣枯所共欢。”⑥投靠;投奔。《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旧:老交情。)《南史·王懿传》:“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⑦投宿。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⑧到;临近。牟融《题朱庆余居》:“寂寥荒馆下,投老欲何为?”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九江右投贡与章,杨澜吹漂浩无旁。”⑨赠送。《诗经·卫风·木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⑩趁。高启《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泥:
(一)①古水名。泾水支流,在今甘肃省庆阳地区。②泥土。《尚书·禹贡》:“厥土惟涂泥。”③像泥一样的东西。《洞冥记》卷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 (二)nì ①涂抹。《世说新语·汰侈》:“王(恺)以赤石脂泥壁。”(赤石脂:一种风化的陶土。)②固执;拘泥。柳宗元《断刑论下》:“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bèi)。”(悖:混乱。)③阻滞不通。《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④软求;软缠。元稹《遗悲怀》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⑤通“涅”。用作黑色染料的矾石。《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白沙在泥,与之俱黑。”玉:
①一种质细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尚书·胤(yìn)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胤:古国名。炎:焚烧。)《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加:增加。指虚报。)③精美珍贵的。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④洁白美好的。鲍照《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羽:羽翼。)⑤相助;培养。《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用:以。谏:规劝。)犹:
①兽名。也叫犹猢,形似麂。《水经注·江水一》:“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②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七:“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词。1. 还;仍然。《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轫:仞。)2. 尚且。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后代。)④通“猷(yóu)”。1.计谋;谋划。《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2.道。《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是:复指前置宾语。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传·昭公十四年》:“杀亲益荣,犹义也夫!”2.从。《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3.由于。《公羊传·庄公四年》:“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⑥通“摇”。摇动。《礼记·檀弓下》:“咏斯犹,犹斯舞。”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自经:
自缢,吊死。《汉书·朱买臣传》:“居一月,妻~~死。”经:
①织物的纵线叫“经”。《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论衡· 量知》:“恒女之手,纺绩织经。”(恒:常。)②南北向的道路为“经”(东西向的为“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③道路。张衡《东京赋》:“经涂九轨,城隅九雉。”④中医称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为“经”。《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技:即“枝”,枝脉。肯綮qìng:筋骨结合之处。軱gù:大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教以上下经脉五诊。”⑤具有典范性的著作。如:《十三经》;佛经;《道德经》。《史记·儒林列传》:“(儿宽)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又指记述某一事物、技艺的专书。如:《水经》;《茶经》;《禽经》。⑥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一部,即经部,又称甲部,专门收集《周易》、《尚书》、《诗经》等儒家经典著作。⑦经过;经历。《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婺(wù)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而西北抵兰溪,与衢江合。”⑧常久。《史记·货殖列传》:“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⑨常道;常法。《左传·隐公十一年》:“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吕氏春秋·有始》:“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⑩治理。《荀子·非十二子》:“不可以经国定分。”《吕氏春秋·求人》:“终身无经天下之色。”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1)上吊;自缢。《论语· 宪问》:“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史记·田单列传》:“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距户:闭门。)[经纪]经营管理。《宋书·谢弘微传》:“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生业:赖以生活的职业。)[经营]1. 治理。《诗经· 大雅· 江汉》:“经营四方,告成于王。”2. 指艺术构思。杜甫《丹青引》:“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意匠:构思。惨淡:用尽心力。)经营:
①筹划,营谋。《后汉书·殇帝纪》:“夙夜~~,惧失厥衷。”②建造,营造。《书·召诰》:“既得卜,则~~。”③周旋,往来。《史记·司马相如传》:“纡余萎蛇,~~乎其内。”营:
①围绕聚居。《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②军营;营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③扎营。庾信《哀江南赋》:“营军梁溠,搜乘巴渝。”(搜乘:检阅兵车。)④建造。王维《赠房卢氏琯》:“茅茨(cí)君试营。”(茅茨:茅屋。)⑤经营;料理。《礼记·儒行》:“营道同术。”⑥谋求。陶潜《饮酒》诗之十一:“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⑦迷惑。《孙膑兵法·威王问》:“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离:分散。并卒:集中兵力。)[营营]1.象声词。《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樊:篱笆。)2.往来不绝的样子。白居易《白牡丹》:“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3.劳而不息的样子。《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4.纷乱错杂的样子。萧大圜《言志》:“万物营营,靡存其意。”5.焦躁不安的样子。《聊斋志异·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金:
①金属的通称。《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周礼·秋官·职金》:“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为:制作。)②金黄色。《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阿房宫赋》:“金块珠砾,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③钱财;钱。《史记·陈丞相世家》:“臣闻(陈)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④金属制的乐器或兵器。《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淮南子·说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剑。)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⑥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以一镒(二十四两)为一金,或以一斤为一金。《史记·燕召公世家》:“子之因遗(wèi)苏代百金。”(子之:人名。遗:赠与。)《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颈项;头胪。)《狱中杂记》:“富者赂数百金。”⑦比喻坚固。《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地,金城千里。”⑧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