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徽商晋商 |
释义 | 徽商晋商徽商,古代商人集团。因居于徽州(今安徽一带)而得名。大致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发展到与晋商并雄,成为当时主要的商业资本集团之一。徽州地处皖南山区,人烟稠密,但山多地少,赋税徭役苛重,居民生计艰难,不得不外出经营工商业谋生。纸、茶、木器、漆玉、陶瓷器、砚、笔等均为驰名国内外的商品。这些丰富的土特产使徽商可以与各地互通有无。徽州位于东南重要经济区苏浙地区的中心,交通便利,有利于徽人从事商业活动。徽商的主要活动范围在长江流域,沿江各地区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其商业活动还到达山东、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广东、福建等地,以及一些边疆海岛和少数民族地区,有的甚至营销海外。徽商经营的行业十分广泛,以盐业最重要。明清时期江淮和浙海食盐的贩卖,为徽商所垄断,粮食、茶叶、木材、典当、棉布、丝织品、陶瓷、书籍、墨砚以及仓库旅馆业和海外贸易等,徽商亦插足其间。明中叶至清代前中期,不少徽商富比王侯,资产以百万甚至千万计。 晋商,中国古代商人集团。因居于山西一带,故名晋商。明清时期,与徽商并雄,为当时两大主要商业资本集团之一。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以农业及其他资源为基础,逐渐形成巨大的地方商业集团。此后又与高利贷资本结合,出粟收息,发放母子钱,扩展为商业资本。晋商所经营的行业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山西北部的大同、宣府一带是明抵御鞑靼、瓦剌的重镇,故明代西部、北部边防需要的许多重要物资如布匹、粮食等,大部分经山西运给。明代山西商人的贸易就以布匹、粮食、茶、马、食盐等为主。其活动范围大致是输粟于边塞,治盐于淮扬河东,贩布于吴越,运茶于川蜀,从而以山西为本据,往来于边塞、江淮、川蜀之间,构成有机的商业联系。晋商所经营的行业多为供应军需,相当部分是供政府的财政所需,与封建政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其所积累的商业资本大多不能转化为产业资本,走上官僚资本的道路。进入清代以后,山西西北部作为军事消费地带的作用已经消失,许多晋商因而没落。咸丰以后,山西票号在晚清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货币信用机关。在清末的社会大变革中,晋商资本表现出浓厚的保守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新发展,大部分山西商人无法向近代资本家转化,因而纷纷没落,繁盛一时的山西票号也随之衰落。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