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岐阳(其二)》
释义

《岐阳(其二)》

《岐阳(其二)》

元好问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注释】 ①百二关河:秦地险固,二万人可当诸侯百万人。②岐阳:今陕西凤翔。1231年正月蒙古军围攻凤翔,4月城破。③蚩尤:神话中的九黎族首领,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五兵: 五种兵器。

【诗大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十分险固的秦地,被十年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西望岐阳毫无音信,在东流的陇头水中听到一片哭声。野蔓有情地缠绕着战死的骸骨,残阳有什么心思照耀这座空城。谁能细细探询一下苍天,怎么派遣蚩尤制造兵器发动了战争?!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存亡的深深忧虑和对蒙古军队侵犯的痛恨。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一开头就渲染了一种战争气氛。秦地有华山、潼关为屏障,自古是险要之地,而今蒙古军队却如入无人之境。“草不横” 的 “横” 字,一说是野草不横倒,意即虽经战乱,连草都未倒一根。一说是野草广被荒野,“草不横”即由于战争蹂躏,草不蔽野。应以前说为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秦地,而今连一根野草都没横倒就被敌人长驱直入占领了。可见金兵的无能,表现了作者对金统治者的不满和怨怒。杜甫《愁》诗中有“十年戎马暗万国” 句,此处“十年戎马暗秦京”本此。言十年战争,秦京上空战云密布。以上两句是就整个形势说的,下面接着谈到了岐阳的失守。

“岐阳西望无音信,陇水东流闻哭声。”此时作者在汴京,时时关心着岐阳战况,盼望着胜利消息。但是结果很使他失望,从东来的陇头流水声中听到了人民的哭号。作者虽然没有亲临其境,但可以想见岐阳情景。“野蔓有情萦白骨,残阳何意照空城”,是作者在汴梁想象中的孤城惨象。诗至此,作者的感情抑郁达到了极点,不禁向苍天呼喊:“争遗蚩尤作五兵?!”作者反对侵略战争,希望和平生活。在作品中他把这种感情倾注于万物。从陕、甘逃难来的百姓哭声遍野,作者没正面描写,却说“陇水东流闻哭声。”作者在《中州集》、《雷琯诗序》中谈到当时情景:“客有自关辅来, 言秦民之东徙者余数十万口, 携持负载, 络绎山谷间。 昼餐无糗糒,夕休无室庐,饥羸暴露,滨死无几。”这首诗就是写的当时实情。同时作者在这里也化用了北朝乐府民歌 《陇头歌辞》之意: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歌辞本来是当时行役漂泊者思念家乡登陇山东望抒怀之作。虽然《陇头歌辞》是由西向东望,元好问此诗是由东向西望,但都是 “遥望秦川”,同一悲苦心情,所以结果必然同是 “鸣声幽咽”,“心肝断绝”。作者将古诗信手拈来,化用其意,贴切自然,不露斧痕。河水是从哭声震天地的陕甘流过来的,在流水声中仿佛听到了人民的哭喊。流水本为无情物,流经战场也动情,寓意深刻而不直露。

作者对为国而死的战士和受害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敬重同情的。这种感情却是通过“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表达出来的。野蔓在战场上那样多情地拥抱着战死者的骸骨,大概是不愿让白骨暴露荒野,抑或是不忍心让白骨受风霜雨露的摧残吧?太阳东升西落,天天照耀岐阳,过去现在没有厚薄之分。但是作者却赋于岐阳陷落后的太阳以特殊的感情。过去照耀岐阳,因那是一座和平的物阜民丰的城市,而今屠戮殆尽一片空城,连太阳也没有心情把光明和温暖赐予这座城池了。“有情”、“何意” 四字,赋于河流、野草、太阳以生命,战争已引起了天怒人怨。

这首诗在用词上也很讲究。“十年戎马暗秦京”,一个“暗”字,让人想见战云滚滚,干戈蔽日的战争景象。“野蔓有情萦白骨” 中的 “萦”字也用得好。一方面它符合蔓草这类藤萝植物生长的特点:攀延依附其他东西成长; 另一方面和 “有情”配合得非常恰当,“有情” 才有萦绕,“萦”才显得“有情”。同时也可想见暴尸荒野无人收的时间之长,以至于白骨已被野蔓绕缠遮蔽。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