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张爱玲《谈音乐》赏析 |
释义 | 张爱玲《谈音乐》赏析 张爱玲《谈音乐》赏析 张爱玲这个名字,青年读者或许是陌生的。这也难怪,建国以后出版的文学史,对这位女作家只字不提,致使许多青年人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与此相反,海外文学界对这位四十年代的上海最著名的作家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甚至还形成了一批酷爱读张爱玲作品的“张迷。”近两年,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形势和文学界的“拨乱反正”,张爱玲的作品重新与读者见面,并受到广泛的欢迎。但大部分读者也只是阅读了她的小说,对她的散文却不甚了然。事实上,张爱玲不仅是位卓越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一流的散文大家。 《谈音乐》选自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这是一篇极有特色的散文佳作,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独特的艺术感觉。我们尽可以不同意张爱玲对音乐的看法,但不能不为她精湛的描写和那不同凡响的艺术感觉而叹为观止。“我不大喜欢音乐。” 由一个不大喜欢音乐的人来谈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奇事。且让我们来看看她为什么不喜欢音乐。张爱玲将音乐和颜色与气味相比较,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颜色和气味,不喜欢音乐。“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 为了证实这个感觉,张爱玲先是津津乐道地描述起日常生活中各种颜色与气味所给予她的种种乐趣。接着作为对照,又分门别类地描写了各种音乐给予她的感觉。虽然是谈论音乐,但张爱玲摒弃了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那些陈词滥调,而代之以新颖生动的比喻。凡哑林(小提琴)的声音被她比喻成“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胡琴的声音在她听来“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是北方人的‘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而对交响乐的形容又可谓别出心裁,“那是浩浩荡荡五四运动一般地冲了来,把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变了它的声音,前后左右呼啸嘁嚓的都是自己的声音,人一开口就震惊于自己的声音的深宏远大;又像是在初睡醒的时候听见人向你说话,不大知道是自己说的还是人家说的,感到模糊的恐怖。”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用语言来形容音乐往往会词不达意,不能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形象。但张爱玲却棋高一着,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段,将音乐这一抽象的听觉印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可感的、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生动形象且又贴切地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张爱玲不大喜欢音乐,并不等于她不熟悉音乐,她和音乐的关系可谓“渊源流长”。在《谈音乐》中,她回忆起八九岁时接触音乐的情景和自己学钢琴的历史。事实上,张爱玲并不是不喜欢所有的音乐,有些音乐她还是比较喜欢的,如巴赫 (十八世纪德国作曲家)的作品、苏格兰的民歌、上海的申曲(即今日的沪剧)等。为什么喜欢这些而不喜欢另外一些音乐,张爱玲都作了极为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些精湛的描写之所以能够成立,首先是因为张爱玲熟悉各类音乐,她有资格谈论音乐的长短与优劣之处,其次,是由于她具备了机敏细腻的艺术感觉,善于将抽象的时间性的音乐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空间之物,加之诙谐调侃的口吻,生动新奇的比喻,令人过目之后经久难忘。 张爱玲的《谈音乐》,写得从容不迫,细致有加。女性所特有的细腻和絮语在张爱玲的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她的作品里,几乎找不到仓促和草率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面面俱到,连一个细节也不轻易放过,而是极尽描写之能事。由于张爱玲擅长将陈旧的事物化为新鲜的经验传达给读者,因而,她的“唠唠叨叨”不仅不使人腻烦,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与盎然的兴致。 (施国英)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