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张宁《飞来峰》 |
释义 | 张宁《飞来峰》张宁《飞来峰》 张宁 舞岫翔峦势接天, 巉岩曲壑欲飞悬。 诗穷翰墨题难就,画尽丹青意不传。 浪说此山曾见佛,却疑深处可通仙。 冷泉亭下西风起,搅乱枯藤石上眠。 飞来峰是西湖一大景观。相传东晋咸和 (326—334) 年间,有印度和尚慧理因景慕杭州山水,穿布袜草鞋不远万里来这里宣传佛法,发现这个山酷似印度的佛教圣地灵鹫峰的一个小岭,慨叹说:“不知何年飞来?”所以把山名之为“飞来”,也叫“灵鹫峰”。并在这里“创建山门,题‘绝胜觉场’四个字的匾额” (徐宝山《西湖风光》)。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灵隐寺。 飞来峰是“飞来”的吗? 当然不是。它由石灰岩构成,质地坚硬。而它周围的北高峰、天竺峰、狮子峰和天马山都由时代老的砂岩构成。它这种特有的地貌就引起人们的附会,说是“飞来”的。其实,岩层在强烈的地壳运动下就形成褶皱,背斜层就是“飞来峰”。 张宁这首《飞来峰》的首联,从全观开笔,“舞岫翔峦势接天,巉岩曲壑欲飞悬。”飞来峰林木蓊郁,在冷泉亭下看它,气势磅礴,直接九霄。谷风习习,曳绿摇苍,“岫”、“峦”也象在动; 再凝神谛视,白云袅袅,幻象便渐渐产生,似乎不是云动而是山在动。这联的上句中的“舞”、“翔”两个动词既是夸饰,又是写实。作者既从宏观着眼统括山势,又从微观细察捕捉微妙。把一座拔地屹立的山峰,写出它活灵活现的飞的动态来。“巉岩曲壑欲飞悬”,“悬”字既照应“舞”与“翔”,又宕开一笔,峰象“悬”在天空。飞来峰有斜倾之势,古松“挂”在绝壁险崖之上,主干、虬枝旁逸。巨大的主根扎进岩壁,真实地摹写出了飞来峰的既“险”且“奇”的情状。 既“险”且“奇”的飞来峰不但招来了象印度慧理这样的法师及众多的中国僧人,而且晋以后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大饱眼福,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什。但“诗穷翰墨题难就,画尽丹青意不传”。个中的情味哪能吟咏得透,画得尽?这固然是作者的慨叹,却也是实情。更何况诗以气度、怀抱为尚。清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说诗晬语》) 情致委琐,当然写不出飞来峰的真意来。宋郭祥正的《飞来峰》“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 占尽湖山秀,最宜烟雨开”,虽不无含蕴,未免失之于直白。而有胆有识的改革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就有另一番气象: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张宁《飞来峰》这联“题难就”的“意”是什么? 作者不直白,这就有言外之“意”,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广阔领域。 而飞来峰的内部呢?“浪说此山曾见佛,却疑深处可通仙”。这又宕开一层。飞来峰“石窟透漏穿错,嵌空玲珑。峰壁和石窟中分布着自五代至元的造像三百多尊,是西湖最大的石窟造像群”,“其中龙泓洞洞口岩壁上有一组反映白马驮经故事的浮雕,为宋代作品,刻有‘竺法兰’,‘摄摩腾’(都是印度僧人) 字样。”(《西湖诗词》)“相传是胡髡杨琏真珈 (元蒙古僧人) 所创。” (徐宝山《西湖风光》) 龙泓洞洞口岩壁上还刻有历代书法家隶、草、真、行墨迹,尤以黄山谷的最为清峻典雅。石窟内有“一线天”,真所谓“嵌空玲珑”,泉水淙淙,象弹奏古筝。到这种清幽境界,总会生出“深处可通仙”的猜想来。虽然“此山曾见佛”是一种“浪说”。 “冷泉亭下西风起,搅乱枯藤石上眠。”冷泉亭是飞来峰下一大景点。山下的溪涧叫“灵隐涧”,中间横断一池,池面有一股泉水喷出,阴凉异常,水涨水落常如此,这便是中国名泉之一的冷泉。池中唐代建亭,白居易写有《冷泉亭记》,明万历年间移建于池畔。徐宝山《西湖风光》 中记载:“冷泉亭是宋太上内禅以后散居的地方。……时人有‘泉是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之句,颇觉兀突可喜。”宋范成大又有《冷泉亭放水》:“古苔危磴著枯藜,脚底翻涛汹欲飞。九陌倦游那有此,从教惊雪溅尘衣。”张宁到此,正是秋天,“西风”扬“起”,木叶飘丹,如此清幽宜人,虽“搅乱枯藤”,作者大概不致有萧索之感的。在“石上眠”它一会儿,也觉涤尽尘虑,心清如洗。这正是作者的豁达磊落,与一般迁客骚人的一叶落而悲秋全然不同。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