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诗句出处:《二郎神》;是宋朝诗人曹勋的作品。
【注释】:
诗文 | 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 | |
释义 | 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诗句出处:《二郎神》;是宋朝诗人曹勋的作品。 半阴未雨。霁晓寒、轻烟薄暮。乍过了挑青,名园深院,把酒偏宜细步。满槛梅花,绕堤溪柳,径暖迁莺相语。春澹澹,渐觉清明,相傍小桃才吐。凝伫。山村水馆,难堪羁旅。甚觑著花开,频惊屈指,谩写奚奴丽句。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一任待,醉倚群红,花沾酒污。 | 【注释】: 幸:①侥幸。《荀子·议兵》:“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②幸运。《论语·雍也》:“不幸短命死矣。”③幸亏;多亏。鲍照《秋夜诗》:“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④欣喜;庆幸。张际亮《送云麓(lù)观察督粮粤东》:“梅花频折贵官多,荔枝得饱游人幸。”⑤宠爱;宠幸。《史记·蒙恬列传》:“高雅得幸于故亥。”⑥希望;期望。《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⑦旧指封建帝王亲自到某地。《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幸梁山宫。”⑧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晁错《言守边备塞疏》:“陛下幸忧边境。”有:(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有家:①家庭;家族。韩愈《平淮西碑》:“天既全付予~~。”②指卿大夫。《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夙夜𠗕明~~。”③指女子出嫁。《玉镜台记·探姑》:“女润玉年方及笄,未遂~~。”家:①家;家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②家庭的住所。杜甫《苦雨》:“群木水光下,万家云气中。”③卿大夫的采邑。《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④学术流派。《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青:①深绿色。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簾青。”②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黑色。《尚书·禹贡》:“厥土青黎。”④青色的东西。《汉书·成帝纪》:“青绿,民所常服。”⑤青州,古州名。先秦为九州之一。在今山东境内。鸾:①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山海经·大荒南经》:“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助词。)②车铃。后作“銮”。司马相如《上林赋》:“建华旗,鸣玉鸾。”③鸾车。辛弃疾《江神子》:“玉箫声远忆骖鸾。”应:(一)yīng ①当;应当。《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重则本非应死之罪。”(重:指刑法重。)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②古国名。相传为周武王之子的封国,故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 (二)yìng ①受;接受。王充《论衡·语增》:“周流应聘。”(周流:周游。)②答应;回答。《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③允许;同意。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④适合;合于。《荀子· 天论》:“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⑤应和。《史记·陈涉世家》:“杀之以应陈涉。”苏轼《后赤壁赋》:“山鸣谷应,风起云涌。”⑥对付;处置。《三国志· 魏志·钟繇传》:“得所送马,甚应其急。”⑦应验;证实。《后汉书·郭玉传》:“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⑧小鼓。《诗经·周颂·有瞽》:“应田县鼓。”(田:大鼓。县:悬挂。)报:①断狱;判决。《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②报答。《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③指报复。陆游《长歌行》:“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④回报;报应。《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⑤报告;告诉。《史记· 蒙恬列传》:“使者还报。”⑥回复;答复。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所以简略地写信答复。)⑦报酬;酬劳。《诗经·小雅·甫田》:“报以介福,万寿无疆。”⑧古指政府文书抄本及政治情报。苏轼《小饮公瑾州中》:“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邸:京邸。迂叟:指司马光。醉翁:指欧阳修。)为:(一)①做。《诗经·周颂·丰年》:“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烝:进献。畀:给予。)《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爱。)②制作;创作。《礼记·曲礼下》:“为宫室,不斩于丘木。”(丘木:墓地的树。)《汉书·枚乘传》:“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迟:慢。)③治理。《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偷:怠惰;忽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④行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尝:曾经。)⑤充当。《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⑥当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⑦变为;成为。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认为。《孟子·公孙丑上》:“而子为我愿之乎?”(子:你。)⑨是。《左传·宣公三年》:“余为伯儵,余而祖也。”⑩介词。1. 表被动。被。《三国志 · 吴书· 吕蒙传》:“为张辽等所袭。”2.表对象。对;向。《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11)连词。如果。《战国策·秦策四》:“秦为知之,必不救也。”(12)语气词。1. 与“何”相配,表疑问语气。《论语·季氏》:“何以伐为?”(伐:进攻。)2. 多用于句未,表示反问语气。《汉书·外戚传下·赵皇后》:“今故告之,反怒为!”(故:故意。) (二)wèi ①帮助。《诗经·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为。”②介词。1. 表对象。替。《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 表目的。为了。《孔雀东南飞》:“慎勿为妇死。”③通“伪”。假装。《礼记·檀弓下》:“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整:①整齐;有秩序。《左传·隐公九年》:“戎轻而不整。”(戎:北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望虏阵不整。”《北齐书·刘世清传》:“[世清]情性甚整,周慎谨密,在孝卿之右。”(孝卿:人名。右:上。)②调理;整顿。《诗经·大雅·皇矣》:“爰整其旅。”(爰:乃。旅:军队。)整齐:①整顿使齐心合力。《三国志·魏·武帝纪》:“吾欲~~风俗。”②严整。《后汉书·岑彭传》:“彭(岑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秋豪无犯。”齐:①[形]整齐,一致。《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物之情也。”②[副]一同,一齐。《晋书·谢安传》:“若二贼假延,来年水生,东西~举。”③[形]平等,相等。《荀子·王制》:“势~则不壹,众~则不使。”④[动]整治。《史记·酷吏列传序》:“道之以政,~之以刑。”⑤[形]敏捷。《商君书·弱民》:“~疾而均,速若飘风。”⑥[名]肚脐。《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歌:①唱歌;歌唱。《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②歌曲;歌谣以及能唱的诗。许浑《夜泊永乐有怀》:“吴娃齐唱采莲歌。”③赞颂;歌咏。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舞:①舞蹈。《吕氏春秋·孟春》:“命乐正入学习舞。”②跳舞。《论语·八佾》:“季氏八佾(yì)舞于庭。”(佾:八人一行为一佾。)《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gǔ)。”(贾:经商。)③挥动;摆动。《山海经·海外西经》:“操干戚以舞。”(操:持。干、戚:均武器名。)叶梦得《贺新郎》:“吹尽残花无人见,惟垂杨自舞。”④飞翔。《列子·汤问》:“瓠(hù)巴鼓琴而鸟舞鱼跃。”(瓠巴:人名。)⑤玩弄;舞弄(文字、权术等)。《史记·酷吏列传》:“舞智以御人。”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