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释义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写寻访常道士不遇的诗。此诗富有禅意和老庄思想。前三联紧 扣一“寻”字,写所见之景,尾联写诗人的感悟。首联写清幽山径之景。此山径正是常 道士来往必经之地,没有喧嚣,只有满路青苔,并留下屐齿之痕。次联写其居住之境。 远处,白云依依,缭绕小洲;近处芳草,遮掩岩扉。“依”字下的好,极有意趣。一个“静” 字,见出“渚”“白云”“春草”“闲门”都是静静的。而门“闲”,则言虽访而不遇,但心境亦 “闲”也。可见常道士居住环境之清幽、宁静。颈联写看松寻源。诗人见雨涤青松,更 加苍翠,便无下山之意,顺着山溪小路一边转悠,一边观看,不知不觉见到了溪流的水 源。这个“过”字,暗示忽然遇雨而短暂,催新松色且清新宜人。这个“随”字,有随意、 任凭的意思。观松也好,看山也好,听水也好,探源也好,都是随意而为,安闲处之,静 心待之,颇有“禅意”。

       以上六句,诗人将青苔、白云、静渚、芳草、岩扉、青松、流水等意 象,组合成一幅宁静、清幽、安闲、恬适的画面。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纷扰,一切物象都 显得那样谐和、恬淡、自然。至此,结联发感。诗人由默默观赏溪花,领略到禅意,还需 要什么语言呢! 这是说诗人从清幽、宁静的物象中得到感悟,从盛开的溪花静默的观 照中,领略到闲适恬静的情趣,可见诗人的恬然惬意之心境,与静谧清幽之环境已完全 交融、合二为一了。也就是说,诗人将禅宗的妙悟与道家的得意忘言结合,在内心得到 统一,从而达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此诗可谓情致自然、意境深远之作。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 xún nán xī chánɡ shān dào rén yǐn jū 》 
    《 寻  南  溪 常    山   道  人  隐  居 》 
    .[ tánɡ ]. liú zhǎnɡ qīnɡ.
    .[ 唐   ]. 刘  长    卿  .
    yí lù jīnɡ xínɡ chù , méi tái jiàn lǚ hén 。 
    一 路 经   行   处  , 莓  苔  见   履 痕  。 
    bái yún yī jìnɡ zhǔ , chūn cǎo bì xián mén 。  
    白  云  依 静   渚  , 春   草  闭 闲   门  。  
    ɡuò yǔ kàn sōnɡ sè , suí shān dào shuǐ yuán 。 
    过  雨 看  松   色 , 随  山   到  水   源   。 
    xī huā yǔ chán yì , xiānɡ duì yì wànɡ yán 。 
    溪 花  与 禅   意 , 相    对  亦 忘   言  。 
  •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唐].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 一路经行处,沿着清幽的山径一路寻来,
    莓苔见屐痕。绿苔上还印着踏过的屐痕。
    白云依静渚,悠悠白云依恋寂静的绿洲,
    春草闭闲门。萋萋芳草遮掩悠闲的岩门。
    过雨看松色,雨过天青松色显得更苍翠,
    随山到水源。路随山转见到溪流的水源。
    溪花与禅意,默默静赏溪花领略到禅意,
    相对亦忘言。面对佳境能不得意而忘言!
  • ①南溪:所在地名甚多。《周至县志》:“南溪,在楼观东南,有岑参别墅。南 溪书斋,在南溪上,刘长卿曾游于此。”
    ②莓苔:青苔。屐痕:木屐行泥地留下的齿痕。 
    ③渚:水中小块陆地,也指水边。
    ④溪花:溪边开放的野花。禅意:禅心,一种清空宁静 的心。
    ⑤忘言:心领神会,不须用语言来表达。《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 忘言。”
  • 一片清机。起言自见经行履迹,则一路无人踪也。三、四写南溪隐居而道人之风标在望,五、六抱首句,结处拈花微喻不沾身说法尤超。
    【校记】
    1.南溪常山,《全唐诗》一作“常山南溪”。
    【笺释】
    [常山]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衢州”:“常山县,上,东至州八十里。本太末县地,隋初置定阳县,隋末废。咸亨三年,于今县东四十里置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广德二年本道使薛兼训奏,移置于旧县西四十里,即今县是也。”李翱《来南录》(《全唐文》卷六三八):“至富春,(二月)丙申七里滩至睦州,庚子上杨盈川亭;辛丑至衢州……(四月)丙戌去衢州,戊子自常山上岭至玉山,庚寅至信州,甲午望群君阳山,怪峰直耸似华山;丙申上于(干)越亭,己亥直渡担石湖,辛丑至洪州,遇岭南使游徐孺亭,看荷花。”刘长卿自江左贬赴洪州,取道当与此相同,故得行经常山。道人,得道之人,即谓僧人。诗当作于贬谪途中。
    [经行] 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法显《佛国记》:“佛在世时,有翦发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释迦文佛坐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象处,尽有塔。”《法华经·序品》:“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释氏要览》:“经行慈思。”《解》曰:“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如布之经,故曰经行。”
    [忘言] 意谓心领神会。《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此句化用陶渊明《饮酒》之“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辑评】
    《唐诗镜》卷二九:幽色满抱。
    《唐诗解》:观苔间履痕,而知经行者稀。观停云幽草,而知所居之僻。过雨看松,新而且洁。随山寻源,趣不外求。惟其深悟禅意,故对花而忘言也。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笺注》卷八:“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经行者稀,故路径生苔而见履痕迹,此初入山来寻也。“白云依静渚,青草闭闲门”,渐见所居之处,云水相依,草木郁茂,而道士之门常关,何其境之幽也。“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此写南溪景。雨后之松,翠色可爱,有源之水,必有一山。此即坡公诗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中自有禅意。“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山溪景色如此,相对可悟禅理。得意之处,可以忘言。又如陶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静境也。○前解,是寻道士至南溪;后解从南溪写道士。隐居与道言禅,唐人不拘也。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一:结意言其道士能通禅理也。
    《唐诗合选详解》卷六:言一路行来,于莓苔间见道士履迹,而道士则开门于云停草幽之中矣。想其过雨看松,新而且洁。随山寻源,趣不外来,惟其深悟禅意,故对花而忘言也。唐仲言曰:襄阳以谈言许僧,文房以禅意称道。唐人固不自拘。藉令后人,放之吴子辈,便当磨舌相待矣。
    《诗境浅说》甲编:诗为寻道士而作,开首即说到“寻”字,山径苔痕,遍留屐齿,非定是道士之屐痕,已将“寻”字写足。三句言溪间无人,白云凝然,若为之依留不去,见渚之静也。四句言岩扉长闭,碧草当门,有“绿满窗前草不除”之意。五、六句言其所居在水源尽处,随山曲折而前,松阴雨后,苍翠欲滴,此时已至道观矣。七句花与禅本不相涉,而连合言之,便有妙悟。收句意谓朋友存临,但须会意,溪花相对,莫逆于心,宁在辞费乎?
  •    这首诗题为“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人紧扣一个“寻”字来 写。寻的结果,自然是不遇。这类诗的写法大体如此,因为只有如此才能 突出道士的超迈出尘,譬如云中之龙,神乎其神。既然无法一睹仙容,只 好描写途中所见。诗人以生花妙笔,写幽静之景,而归之于禅意,藉此既 可见出诗人慧根不浅,又足暗示道士造诣精深。
       首联描写缘山而行,路上铺满青苔,其间屐齿隐约可见。“莓苔”暗示 山中幽静,绝少行人,诗词中多用以渲染幽寂氛围;而苔上有屐齿,则又说 明此地偶有行人,可能是常山道士,抑或是其道友,或者是像自己一样的 寻山问道者。
      颔联继续描写风景,“依”、 “闭”二字锻炼极工。“依”有依 恋之意,山中湿气浓重,所以云 层低厚,似压水面,诗人用一 “依”字,将云人格化,画出云水 相连、情意缠绵之态。“闭”是遮 蔽之意,山中客少,所以道士门 前芳草丛生,竟然将门遮蔽;同 时,此一“闭”字亦暗示常山道士 不在家,云鹤杳然,仙踪难觅,故 此逗出下文。至于“静”、“闲”二 字,既是写实,亦是写心,反映出 诗人娴静的心态。以此心态观 物,则万物无不自得。
       颈联所写,从“随山”句观 之,当是诗人寻人不遇后继续登 山所见,因为水源必在山之高处。“过雨看松色”,写一场雨后,观赏青松, 只见松色苍翠欲滴。山中雨急,常常使人不及防备,但诗人不写雨中仓皇 之状,只以“过雨”轻描淡写,而以闲情逸致观赏青松,可谓亦有青松气度。 “随山到水源”一句,“随”字颇佳,写出随心所欲之状。随意行走,竟得水 源,此所谓“不期然而然”,其中化机一片,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写对花无言,悟得禅意。佛教有“拈花微笑”之典,此处诗人对溪 花而悟禅意,情形仿佛近之。禅意是不可说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禅宗传法,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诗人言“忘言”者,用意正在于 此。但是我们还是不揣浅陋,试将诗中禅意申述一二。第一,诗人表现出 一种“无住于心”的人生态度。“住”,即停留。“无住于心”,是指任何情事 皆能做到不沉积于心中,这样就能做到不执著,不固执,超脱达观。诗人 寻人不遇,而不置之于心;山行遇雨,而不置之于心;随意行走,而不置之 于心,此皆随缘任化自然适意之表现。第二,诗人表现出一种“空虚宁静” 的审美观照。“空”是禅宗根本要义,《心经》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表现出一种“色空合一”的色空观。诗人观赏山中景 物,而能不为物惑,持有空静心态,这就是禅宗的高级境界。
        诗歌前三联写景,景中含情;末一联抒情,情中见景。诗以行踪为序, 移步换形,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手法,用笔淡雅,气韵生动。
  •  
           此诗写诗人到南溪山寻访常道士。通过一路上所见到的幽静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常道士闲淡的生活情调和诗人对这种情调的喜爱。
     
         诗一开头: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写诗人寻道士,一路走去,看见莓苔中有足迹。既然路上莓苔遍布,可见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处。三四句: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写白云浮进水中的小洲,芳草遮住了紧闭的屋门。这里,既写了远景,又写了近景: 悠悠白云缭绕着静谧的小洲,是远景; 道士居住地方的门静静地闭着,门外芳草萋萋,是近景。远景近景,都突出了一个“静” 字。五六句: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写诗人观看了雨后的苍松翠柏,又沿着山路来到了水的源头。诗人在寻找道士的过程中,兴致勃勃地观看松林的雨后颜色。而雨后的森林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诗人并没有道出,让读者自己去领会。雨后,溪水潺潺,顺着山势,诗人自能找到溪水的源头。七八句:“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写溪边的花草似乎也通禅意,面对人们,不再需要任何语言。诗人最后写找到了道士,按常理,二人晤面有很多话说。但诗人与道士,相对无言,这是本诗意趣。
     
           从全诗来看,寻找道士只是一个因,诗人鉴赏道士的隐居环境才是目的。所以,此诗清新如画,意境清幽,语调自然,显示出诗人在写景方面的独特本领。
     

  •    路上满布青苔,且已发霉,可见少见日光。屐痕清晰,足可以显出此处为人迹罕至之处,可见其“幽”;白云悠悠拥绕沙洲,是远观;隐士居所静闭,门外满布芳草,是近瞧。远观近瞧便得一“静”;诗人转看雨后松山,松山究竟如何,诗人没有明言,而留给读者去品味,诗人随山万转,顺着溪水之源才找到隐者居所,进一步表明道士所居之地的“幽”;似乎溪上花草也悟禅意,溪花无言,惮意喜静,诗人自然不必言,亦不敢言来打破这居所之“静”。面对如此“幽静”之地,山林安闲,道士安闲,诗人也安闲。这里真是一个景清境幽的安静闲适隐居之地。
       诗以寻道作线索,观景为内容。集所见之景以写赏幽之情。“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如同欣赏一幅清淡明澈的水彩风景画,读来清新,赏来回味无穷,显出刘长卿写景的高超本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