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宋之问灵隐寺月夜寻诗 |
释义 | 宋之问灵隐寺月夜寻诗原文 宋考功1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2。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3郁苕峣,龙宫隐4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5,座大禅6床,问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邪?”之问答曰:“弟子7业诗,适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听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8,门听浙江潮9’?”之问愕然10,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人天台路,看余度石桥11。”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12。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13也。”之问诘之,曰当敬业14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15僧,年九十余乃卒。出赵鲁《游南岳记》。宾王亦落发16,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当时虽败,且以匡复为名,故人多护脱之。 选自孟綮《本事诗》 注释 1.宋考功:就是宋之问,因宋之问作过考功员外郎,故名。 2.灵隐寺:著名的古庙,在杭州西湖旁。 3.鹫岭:灵隐寺前的山峰。 4.龙宫隐:形容寺院像龙宫似的安安静静无形无声。 5.长明灯:佛殿中的灯,长期点燃,不能熄灭。 6.禅:泛指佛教事物。 7.弟子:对和尚称弟子是自我谦称。 8.楼观沧海日:在高楼上观看海上日出。 9.门听浙江潮:倚着庙门静听钱塘江潮的澎湃声音。 10.愕然:吃惊的样子。 11.“桂子月中落”八句:这几句诗的大意是,在皎洁的月光下,桂花纷 纷落下,美妙的香味袅袅飘来。抚摸着青箩,登上高塔的顶端,手拿木瓢取来清凉的泉水。虽然有轻微的霜冻,但花开得却更鲜艳。尽管花枝上有薄冰,但花并未凋零。好像走入仙境,安闲信步度过石桥。 12.警策:警句,意义深远而又扼要精炼的句子。 13.骆宾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后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写过著名的讨武檄文。 14.敬业:徐敬业,徐勣的孙子。武则天称帝,他为恢复李唐天下而起兵讨伐,后失败。 15.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省境内。 16.落发:指骆宾王做了和尚。 释义 宋考功因为与张易之的关系,所以被一再地流放,后来被放回。有一天路过江南,他就去游了杭州灵隐寺。当夜,月光明亮,宋之问就在庙廊内一边散步一边作诗,脱口而出:“鹫岭郁苕峣,龙宫隐寂寥。”但是下边的句子却想来想去想不好。这时禅房里亮着长明灯,坐着一位老和尚,他向宋之问问道,你在这里苦思冥想什么,之问说:“弟子想作一首描写寺庙的诗,可是想了两句下边却接不上了。”和尚说:“你说出来听听,你想出的两句是什么。”宋之问就把想好的两句吟诵了一遍。老和尚将此上联反复吟诵了几遍说:“为什么你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很惊讶,老和尚的两句诗既有气魄,又很和谐。有了这两句诗,宋之问就把整个诗续作完了。接下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箩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是一首很精美的咏景诗,但诗中的警句却是老和尚的两句。第二天早上,当宋之问再去拜访这位老和尚时,他早已不知去向了。知道底细的人说:“老和尚不是别人,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骆宾王。”之问一问才知道,原来当年骆宾王与徐敬业一起讨伐武则天,兵败后,徐敬业和骆宾王就逃走了。武则天派出的将帅害怕因跑了要犯而获大罪,就抓了两个样子长得很像骆宾王、徐敬业的,把头砍下来,交给了武则天。后来,听说两人并没有死,但那些将帅并不敢出来抓。以后,徐敬业在衡山做了和尚,并一直活到九十多岁。骆宾王也做了和尚,遍游名山,他到了杭州灵隐寺,一直活到高适、岑参的时候(即盛唐时)才死。因为他们是为了拯救唐朝才起兵的,所以老百姓都保护他们。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