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宇宙 |
释义 | 宇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二十五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 【评】《老子》认为道产生宇宙万物。道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庄子·天下》 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乎本剽者宙也。 《庄子·庚桑楚》 【评】《庄子》的宇宙论认为,宇是有实在而无定处可执者,宙是有久延而无始未可求者。宇宙是整个的时间、空间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久,弥异时也。 宇,弥异所也。 穷,域有前不容尺也。 《墨子·经上》 久,合古今旦莫。 宇,彖东西南北。 穷,域不容尽,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墨子·经说上》 宇域徙,说在长宇久。 行修以久,说在先后。 《墨子·经下》 久,有穷无穷。 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 《墨子·经说下》 【评】墨子认为,组成宇宙的时间、空间是具体的、实在的,它们既具有有限性,又具有无限性,时间、空间及其运动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惟万物。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周易·序卦》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周易·系辞上》 【评】《易》认为,宇宙的原始是太极,太极产生天地、阴阳。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故曰太始。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 【评】《淮南子》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浑沌状态叫“太始”,道始于虚廓,然后有宇宙,有气。气的不同,形成了天地,四时和万物。 《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包龠。易者,以言其德也。……变易也者,其气也。……不易也者,其位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至哉!《易》一元以为元纪。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 汉《易纬·乾凿度》(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易起无,从无入有,有理若形,形成于变而象,象而后数。 汉《易纬·乾凿度》(清·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 【评】《易纬》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易道,易道是天地之元、万物之纲。 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气体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 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汉·张衡《灵宪》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汉·张衡《浑天仪》 【评】张衡的宇宙思想认为,物质世界在时间空间上是无限的。人们所观测到的天地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是有限的。在宇宙结构上,他主张浑天说。 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 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变异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莫不气之所为也。 汉·王符《潜夫论·本训》 【评】王符的宇宙思想认为:宇宙的形成是元气的自身运动的结果。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气之所为。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汉·王充《论衡·谈天》 元气,天地之精微也。 汉·王充《论衡·四讳》 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 汉·王充《论衡·辩崇》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天有列宿,地有宅舍,宅舍附地之体,列宿著天之形。 汉·王充《论衡·祀义》 【评】王充在宇宙观上主张盖天说,他认为元气是万物的本原。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三国魏·王弼《老子注》四十章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之?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非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 三国魏·王弼《老子注》四十二章 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三国魏·王弼《论语集释》(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评】王弼认为,宇宙万物是从无中产生的,无即是道。具体事物以有为存在。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 浑茫剖判,清浊以陈,或升而动,或降而静,彼天地犹不知所以然也。万物感气,并亦自然,与彼天地,各为一物,但成有先后,体有巨细耳。……天地虽含囊万物,而万物非天地之所为也。譬犹草木之因山林以萌秀,而山林非有事焉;鱼鳖之托水泽以产育,而水泽非有为焉。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塞难》 【评】葛洪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玄,也即道。由玄而产生万物。万物感气而形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 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评】周敦颐、邵雍认为,宇宙是由太极的变化而产生的。由无生有,太极生阴阳,阴阳分立而形成天地、万物。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