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
释义

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

“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诗句出处:《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作品。

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
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
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
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敢云嗣良弓,但欲终守节。
喧哗不入耳,谗佞不挂舌。仰咏尧舜言,俯遵周孔辙。
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纵有旧田园,抛来亦芜没。
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冻骭一襜褕,饥肠少糠籺。
甘心付天壤,委分任回斡。笠泽卧孤云,桐江钓明月。
盈筐盛芡芰,满釜煮鲈鳜。酒帜风外頫,茶枪露中撷。
歌谣非大雅,捃摭为小说。上可补熏茎,傍堪跐芽蘖。
方当卖罾罩,尽以易纸札。踪迹尚吴门,梦魂先魏阙。
寻闻天子诏,赫怒诛叛卒。宵旰悯烝黎,谟明问征伐。
王师虽继下,贼垒未即拔。此时淮海波,半是生人血。
霜戈驱少壮,败屋弃羸耋。践蹋比尘埃,焚烧同稿秸。
吾皇自神圣,执事皆间杰。射策亦何为,春卿遂聊辍。
伊余将贡技,未有耻可刷。却问渔樵津,重耕烟雨墢。
诸侯急兵食,冗剩方翦截。不可抱词章,巡门事干谒。
归来阖蓬楗,壁立空竖褐。暖手抱孤烟,披书向残雪。
幽忧和愤懑,忽愁自惊蹶。文兮乏寸毫,武也无尺铁。
平生所韬蓄,到死不开豁。念此令人悲,翕然生内热。
加之被皲瘃,况复久藜粝。既为霜露侵,一卧增百疾。
筋骸将束缚,腠理如箠挞。初谓抵狂貙,又如当毒蝎。
江南多事鬼,巫觋连瓯粤。可口是妖讹,恣情专赏罚。
良医只备位,药肆或虚设。而我正萎痿,安能致诃咄。
椒兰任芳苾,精粣从罗列。醆斝既屡倾,钱刀亦随爇。
兼之渎财贿,不止行盗窃。天地如有知,微妖岂逃杀。
其时心力愤,益使气息辍。永夜更呻吟,空床但皮骨。
君来赞贤牧,野鹤聊簪笏。谓我同光尘,心中有溟渤。
轮蹄相压至,问遗无虚月。首到春鸿濛,犹残病根茇。
看花虽眼晕,见酒忘肺渴。隐几还自怡,蓬卢亦争喝。
抽毫更唱和,剑戟相磨戛。何大不包罗,何微不挑刮。
今来值霖雨,昼夜无暂歇。杂若碎渊沦,高如破轇轕。
何劳鼍吼岸,讵要鹳鸣垤。只意江海翻,更愁山岳裂。
初惊蚩尤阵,虎豹争搏啮。又疑伍胥涛,蛟蜃相蹙拶。
千家濛瀑练,忽似好披拂。万瓦垂玉绳,如堪取萦结。
况余居低下,本是蛙蚓窟。迩来增号呼,得以恣唐突。
先夸屋舍好,又恃头角凸。厚地虽直方,身能遍穿穴。
常参庄辩里,亦造扬玄末。偃仰纵无机,形容且相忽。
低头增叹诧,到口复嗢咽。沮洳渍琴书,莓苔染巾袜。
解衣换仓粟,秕稗犹未脱。饥鸟屡窥临,泥僮苦舂臼市。
或闻秋稼穑,大半沈澎汃。耕父蠹齐民,农夫思旱魃。
吾观天之意,未必洪水割。且要虐飞龙,又图滋跛鳖。
三吴明太守,左右皆儒哲。有力即扶危,怀仁过救暍。
鹿门皮夫子,气调真俊逸。截海上云鹰,横空下霜鶻。
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玉钺。不独扆羲轩,便当城老佛。
顾余为山者,所得才篑撮。譬如饰箭材,尚欠镞与筈。
闲将歈儿唱,强倚帝子瑟。幸得远潇湘,不然嗤贾屈。
开缄窥宝肆,玑贝光比栉。朗咏冲乐悬,陶匏响铿擖。
古来愁霖赋,不是不清越。非君顿挫才,沴气难摧折。
驰情扣虚寂,力尽无所掇。不足谢徽音,只令凋鬓发。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作品。

【注释】:

孱:

①懦弱。《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吾王,孱王也。”②瘦弱。吕南公《勿愿寿》:“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③低劣;浅薄。宋祁《授龙图阁谢恩表》:“术学肤孱。”[孱颜]通“𡺎岩”。高峻貌。陆龟蒙《缥缈峰》:“清晨跻蹬道,便是孱颜始。”

孙:

(一)①儿子的儿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②孙子以后的各代。《汉书·曹参传》:“至哀帝时,乃封参玄孙之孙本始为平阳侯。”(本如:人名。)③再生的;细小的。嵇康《琴赋》:“乃斫(zhuó酌)孙枝。”(斫:砍去。) (二)xùn ①恭顺;谦让。《礼记·缁衣》:“恭而莅之,则民有孙心。”(莅lì:临。)《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②出奔;逃亡。《春秋·庄公元年》:“夫人孙于齐。”

诚:

①真诚;真心;不虚伪。《礼记·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列子·汤问》:“帝感其诚。”②真实。《礼记·乐记》:“著诚去伪。”③副词。实在;的确。《史记·季布列传》:“贤者诚重其死。”④连词。如果。《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

瞢:

①眼睛看不清楚。《山海经·中山经》:“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黄华而荚实,名曰箨(tuò),可以已瞢。”(华:同“花”。)②昏暗不明。屈原《天问》:“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又指昏聩。《清史稿·选举志二》:“时京僚瞢于时务,谤(dú)繁兴。”(:诽谤。)③烦闷;忧闷。《左传·襄公十四年》:“不与于会,亦无瞢焉。”④惭愧。《国语·晋语三》:“臣得其志,而使君瞢,是犯也。”⑤通“梦(mèng)”。做梦。《晏子春秋·谏上》:“公觉,见二丈夫立而怒。”

昧:

①暗;昏暗。《周易·屯》:“天造草昧。”(造:创造。草:草创。)②糊涂;愚昧;迷乱。《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③隐藏。曾巩《地动》:“天意昧密宁能详。”④隐晦;不明显。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⑤不相识;不了解。颜延之《秋胡》:“虽为五载别,相与昧平生。”⑥违背;背叛。⑦贪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三年》:“南军得时,勿昧利以取后悔。”(南军:南朝的军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于一来。”

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

志:

①心意。《尚书·舜典》:“诗言志。”②志向。《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hú胡)之志哉!”③通“痣”。皮肤上的斑痕。《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tóng)子,腰有紫志。”④通“帜”。旗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设兵张旗志。”

常:

①恒久不变的;固定的。《孙子·虚实》:“四时无常位。”(四时:四季。)《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惯例。《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时。《晋书·何曾传》:“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经:治理。)⑦副词。经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⑧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⑨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tǎng)见(xiàn),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偶然。)

搰:

(一)①挖掘;掘出。《国语·吴语》:“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②打扰;扰乱。宗懔《荆楚岁时记》引《风俗通》:“荼与郁……简百鬼;鬼妄搰人,援以苇索,执以食(sì)虎。”(荼与郁:神荼和郁垒,传说为治鬼之神。) (二)kū [搰搰]用力的样子。《庄子·天地》:“(子贡)见一丈人……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 上一篇: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
  • 下一篇:落日倚石壁,天寒登古丘。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