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孤崖一枝花 |
释义 | 孤崖一枝花(1935年9月16日《宇宙风》第1期) 赏析 本文原有一个总题叫《姑妄言之》。在此题下有两篇短文: 《孤崖一枝花》、《无花蔷薇》。这里选的是第一篇。 “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这是《孤崖一枝花》一文的主旨所在。作者将说话看作人之本性,虽不免显得肤浅,然而在言论不得自由的旧中国,或者说在人性受到压抑,人们不能一吐为快的那个黑暗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以事取譬,托物言志,是这篇杂文写作上的突出特色。作者从孤崖顶上一枝盛开的红花写起,由花之应时而放,联想到人有话总是要说的。这是以自然之物来取譬。进而又以人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屈原之哀号太息,老子之着书立说,亦“皆率性之作”,即使古时着成之小说,也是在“不说不快之势”下产生的。经过这样以取譬方式所进行的层层剖析,很自然地得出结论: “知此而后知要人不说话,不完全可能。”文章虽短,结构层次明晰,使人一目了然。 比喻,本是杂文常用的写作手法,它可以强化作者要讲的道理,并且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话要说必说之”,“要人不说话是不可能的”,这个道理本来就是浅显的,如果采用浅层次的直接表述的方式,更不易引起人们的警醒。作者另辟蹊径,由孤崖顶上花之怒放联想开去,先生发出一种议论: “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进而推论出 “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 ,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在联想中结合,这就使本来浅显而抽象的道理具有了形象性和丰富的意蕴。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