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娇红传(节选)
释义

娇红传(节选)

生平生嗜好有不能致者,娇广用金玉,售以遗生。一夕,家宴罢,至就寝。生被酒未能卧,娇秉烛侍侧坐,从容问曰:“迩来眷我何益厚也?”娇曰:“始者妾谓可托终身于君,今既不如所愿,事兄有日矣。虽殒此身,何足以谢!”生遂感恸。居数日,娇忽卧病,不得与生会者近二月。一日舅出谒,生厚赂左右,欲一见娇。左右扶娇至生之侧,生迎与相见,呜咽不自胜。良久,娇乃曰:“乐极生悲,俗语不诬。妾疾必难扶持,生愿既不谐,死亦从兄,在所不恤也。”语毕,倚生之怀,似无所主,左右惊扶而入,久之方醒。生亦自此闷闷,作事颠倒,言语无实,目前所为,旋踵而忘,舅甚怪之。秋八月,帅子纳币促亲期,舅许之。娇病少瘳,因他事怒小婢绿英。英怀恨,乘间以娇平日所为告舅。舅大怒,审实于红,将治之。红绐曰:“娘子读书知义礼,岂不知失身之为大辱?且重厚少言,爱身若珠玉,择地而行,待时而动,大人所知也。况申生功名到手,举动不妄,堂庑之间不命之入不敢入,未尝与娇一语戏,倘有是事,妾岂不知?或者之言未宜深信,且亲期在迩,不宜自为此不美也。”舅方宠任飞红,信其言不复问,止加防闲。生度势不可留,乃告娇曰:“今日之事,舅知之矣,行计不可缓也。子亲期去此止两月,勉事新君,我与子从此决矣!”因以词一首寓《好事近》,与娇为别,词云:一自识伊来,便许绾同心结。天意竟辜人愿,成几番虚设! 佳期近也,想新欢,遣我空悬绝。莫忘花阴深处,与西窗明月!
娇览词怒曰:“兄丈夫也, 堂堂五尺之躯,乃不能谋一妇人?事已至此,更委之他人,君其忍乎!妾身不可再辱,既以与君,则君之身也。”因掩面大恸。生方悟感,去留未决。俄得家书报父有疾,令仆马促回。生使人候娇,不得已入谒舅,告别。舅时坐中堂,娇闻之出立舅后,两目伫视不能出半语。舅曰:“子归后府君无恙宜再来,娇娘亲礼在即,家事纷纭,慎无执干者。”生辞曰:“令爱亲期已近,纯归侍亦须累月,又瓜期将及,动是数年,重会未可知也。舅宜善自爱摄!”因以一诗谢之:
自愧驽骀不可鞭,渭阳视我子犹然;他时家事无纤力,数载恩情有二天。望切白云催去路,悔凭红叶欠前缘;悠悠后会知何日,愿保全躯职九迁!
生因再拜,舅曰:“娇娘在近出室,子来期未定,未必相会。”因呼出别生。娇闻语,洒泪不能止,惧舅见之,不敢前,背面遁去,再四呼之不至。生遂别舅而归。娇自生去, 日夜悲泣,未尝览镜。芳容顿改,幽艳暗消,杨柳迷烟,梨花带雨。或见梁燕双飞,征鸿独叫,则凄惨不自胜也。近半月,病愈甚,将不能起。红乃潜书促生来,使与为决。生得书,以无故不敢告父母。乃夜遁,潜至娇之门,住两日,舅亦不知也。生时舣舟岸下系,待一见娇后,即归。盖虑父母知之,必获重责。明日舅送旧守出于郊外,时红乃与娇私出,即上生舟,娇执生手大恸曰:“即不来矣,恨无以报兄。不幸迫于父母之命,不能终身以相从。兄今青云万里,厚择佳配,共享荣贵,妾不敢望也。妾向时与兄拥炉,谓‘事不济当以死谢’,妾敢背此言耶!兄气质弱薄,常多病,善摄养,毋以妾为念!”因出断袖还生曰:“谢兄厚恩,复思此景,其可再得乎?”相哭愈恸,红亦泪下。久之,红惧有他故,乃语娇曰:“舅将至矣,宜速登岸!”娇含泪口占一词以赠生云:
郎今去也抛奴去,恨共离舟留不住。扶病别江头,沾襟泪如雨。路远终须别,一寸肠千结;此会再难逢,相逢只梦中! 右调《菩萨蛮》。
又吟一绝为别云:
合欢带上真珠结,个个团圆又无缺; 当时把向堂中看, 岂意今为千古别?
生得娇诗词,揖别归舟而去。红扶娇登岸,但见舟人拨棹,蘋浪番风,彩鹢急飞,征鸿易断, 目力有尽,江山无穷。生归,枕席上无不流涕。娇之佳期已逼,乃托感疾徉狂,蓬头垢面,以求退亲。父迫之,娇引刀自截,左右救之,得不殒。因绝食数日不能起。红委曲开谕之曰:“娘子平生俊雅,岂不谙晓世事?帅家富贵极矣,子弟端方秀拔,殆过申生。娘子不自开释,保身自重,何苦如是?且闻媒者之言,彼之欲得娘子甚如饥渴,其他皆所不问,娘子何自弃也。况申生归后,亦已议亲贵族,彼盖亦绝念于此矣。”因图帅子之貌以献曰:“得婿如是,亦无负矣。”娇曰:“美则美,而非我所及。事止此矣,吾志不易也。”红又诈为娇旧遗生香佩,下结以破环只钗,谓生遗遣娇。因言已结他姻之意,以相绝。娇见之泣下:“相从数年,申生之心事,我岂不知者?彼闻我有他故,特为此以开释我耳。”因取香佩细认,觉其虚真,因曰:“我因知申生不如是也。我始以不正遇申生,终又背而之他,则我之淫荡甚矣!既不克其始,又不有其终,人谓我何?红娘子爱我厚矣,幸毋多言!我固不爱一身以谢申生也。”遂不复言。舅闻而亦怜之,但因事已成矣,无可奈何。遣红辈百端为之开释,终莫能悟。娇遂吟诗二首,寄与申生别云:
如此钟情世所稀,吁嗟好事到头非!汪汪两眼西风泪,犹向阳台作雨飞。
其二
月有阴晴与圆缺,人有悲欢与会别;拥炉细语鬼神知,拚把红颜为君绝。
间隔数日,娇娘竟以忧卒。生接得寄来诗章,方晓,而娇之讣音随至。茫然自失,对景伤怀,独坐则以手书空,咄咄若与人语。因赋一词,以吊娇娘,词曰:
合下相逢,千金丽质,怜才便肯分付。自念潘安容貌,无此奇遇。梨花掷处还惊起,因共我拥炉低语。拚今生两两同心,不怕傍人间阻。此事凭谁处?对明神为誓,死也相许。徒思行云信断,听箫归去,月明谁伴孤鸾舞?细思之泪流如雨,便因丧命,甘从地下,和伊一处。 右调《忆瑶姬》。
生兄纶见此词尾句,知其语不祥,因再三宽慰。生悼痛无已,殆不能堪。又于壁间题诗一绝,以别父母,诗曰:
窦翁德名如椿古,蔡母年高与鹤齐。生育恩深俱未报,此身先死奈虞兮!
又题诗一绝,以别兄,诗曰:
当年风雅蔼双鸾,拟共翱翔万里天;今日雁行分散去,谁怜只影叫苍烟。
生题诗毕,索娇向所赠香罗帕, 自缢于室窗间。为家人所觉,救免。兄纶与生之素识皆来劝解之,且曰:“大丈夫志在四方,弟年少高科,青云足下,而甘死儿女子手中耶?天下多美妇人,何必如是?”生色变气逆,不能即对,徐曰:“佳人难再得。”因回顾二亲曰:“二哥才学俱优,妙年取功名,且及瓜期,前程万里。显亲扬名,光吾门户,承继宗祧,一夔足矣。惟大人割不忍之恩!”又顾兄纶曰:“双亲年高,赖兄侍养,纯不孝不能酬罔极之恩,惟兄念之!”自是神思昏迷,不思饮食,日渐尩羸,竟奄奄不起。父母大恸,即日驰书告舅。舅得书,飞红辈闻之,举家号泣。

《娇红传》为元人宋梅洞所撰,此书有明积德堂刊本,宣德乙卯丘汝乘序。小说叙宋宣和时申厚卿、王娇娘相恋,由婢女飞红从中撮合,故以主婢之名为传名。其后元代王实甫与明初汤氏、金文质、刘兑都作有《娇红记》杂剧,明沈龄卢伯生,孟称舜作有《娇红记》传奇,都衍此事,可见它影响之大。
《娇红传》最早收入《风流十传》一书,《娇红传》是该书的第五卷。《风流十传》是编辑旧有传奇小说而成的,不是创作。编者是谁,已不可考。《娇红传》又名《娇红记》,据明朝刘东生著《娇红记》前丘汝乘序,宋梅洞为元朝清江人。郑振铎认为“必有所据”,但生平未详。郑振铎又引《百川书志》(卷六)著录《娇红记》二卷,云“元儒邵庵虞伯生编辑,闽南三山明人赵元晖集览”,虞伯生是个道学先生,他不可能写《娇红传》这样的言情小说,但这一假托也证明了这篇小说是元朝人的作品。
从文言小说的发展过程看,《娇红传》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宋朝文言小说的主流是包括叙述人事的《世说新语》体和记载怪异的志怪笔记体小说,以言情为主的唐人传奇体小说虽有不少,不是垂诫,就是托古,随后就衰竭了。在沉寂了二百年之后,出现了直接继承唐人小说传统的《娇红传》,以两万多字的巨制,写一对情人的悲欢离合,笔力之健在文言小说中也是罕见的。这为明朝《剪灯新话》一类文言传奇小说的重振,开了先路。
《娇红传》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古代爱情故事:秀才申纯赴试不第,到舅家散闷,与表妹王娇娘朝暮相处产生了爱情。这对恋人在历尽曲折之后,终于私自结合了。王娇娘力促申纯遣媒求亲被王家拒绝之后,申纯赴试高中,王通判允婚。不料帅节镇之子慕娇娘姿色,前来逼婚,王通判又应允帅家。娇娘誓死拒婚抱恨成疾,昏厥而逝。申纯为践盟约,绝食而亡。两家悔之莫及,将二人并冢合葬。
王娇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她不仅仅象许多爱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那样,以自发的行动追求自由结合的爱情,而且竭力探究婚姻恋爱各方面的问题,形成了自己明确的婚姻观。她主动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事以至此,更委之他人。既以与君,则君之身也。”“事不济,当以死谢。”王娇娘勇敢地提出要象卓文君那样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有自己的见解。在“拒婚”一节中,飞红劝她嫁给帅家。娇娘说:“美则美,而非我所及,事止此矣,吾志不易也。”她对爱情矢志不渝,感人弥深。
作者十分生动地描写了王娇娘和申纯的一见钟情。在初会的酒席上,王娇娘担心申纯喝得过量,禁不住向母亲说:“三兄动容,似不任酒力矣,姑止此”,为申纯解围。事后,又对申说:“非妾则兄醉甚矣。”生谢曰:“此恩当铭肺腑……”。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描写上,他只是把这些作为展示娇娘内心世界的起点。接着,作者描述娇娘内心深沉的郁结,又描写了娇娘对婚姻问题进行的冷静思考:“妾知兄心旧矣,岂敢固自郑重以要君也!第恐不能终始,其如后患何?异日之事君任之,果不济当以死谢君。”娇娘和申纯从相识到相知,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从“会娇”到“盟别”是他们从相识到感情初步融合的阶段。与申纯的热烈、主动相反,娇娘谨慎、矜持。在她对申纯缺乏深入了解时,她对申的态度似真似假,如迎如拒。申纯送情诗给她,她表面上不理不睬,但临别时又悄悄把诗袖走,当她读了诗后,对申有了初步认识。但仍怀有戒心,拿不定主意。申纯没有因娇娘的冷漠而气馁。他借讨灯烬为由再次向娇娘表示爱情,娇娘勃然变色,搞得不欢而散。其实这是她对申纯的又一次考验。当她真正了解了申纯之后,她和申纯的心相通了,向申纯表白了自己的心境:“妾自数日以来,诸事不复措意。寝梦不安,饮食俱废,君所不得知也。”并郑重地提出“果不济当以死谢君!”这样描写娇娘入情入理,也颇有分寸。
王娇娘在婚姻上追求感情契合,彼此知心,和忠贞不渝。在“拒婚”一节作者作了生动的描写:“娇之佳期已逼,乃托感疾徉狂,蓬头垢面,以求退亲。父迫之,娇引刀自截……”表现了对爱情的执著。《娇红传》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娇娘与申纯不断加深了解,最终走向同心的过程。
申纯是娇娘的情人。这一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对爱情执著和专一。他主动向娇娘表示爱情并坚持初衷。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从不灰心。他后来虽科举得中,但在爱情受到摧残时,毅然和娇娘一道殉情。在封建时代,科举功名是青年立身处世的唯一道路,而申纯则把爱情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对封建制度的叛逆,在这点上,申纯的形象高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柳梦梅、张珙。
《娇红传》的作者善于描摹人物的动作情态,这种传情写态的艺术造诣,集中体现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这一特色在“婚拒”一节中表现的很突出。媒人到王家求婚,遭到拒绝。作者写到:“娇时侍立妗侧,知亲议之不谐也,心也悒怏,但不敢形之言语耳。”描写出娇娘屏息静听的紧张神态,及至王夫人假言推托,媒人要求见小姐一面时。写娇娘已知婚事无成,心情沉重,暗暗怨恨老母拒婚的心理。当媒婆低声询问王娇娘是不是申纯的情人时,作者写道:“娇竦然微言应曰‘然’。泪随言下,媒为之改颜遂以身畔取书授娇,娇收置袖中。”表现了她对媒婆察觉了自己和申纯隐秘的惊讶,表现了她内心的悲切。作者只写了“娇收置袖中”,完全无言以对,但王娇娘此时内心难言的郁结却如雕如镂地展现出来。
“生离”一节,王娇娘从飞红口中听到婚变的消息,正要告诉申纯。可申纯明白事情无可挽回时竟违心地劝娇娘“去勉事新君”,深深剌痛了娇娘。作者用“娇览词怒曰”表现了她勃然大怒的神态。“兄丈夫也,堂堂五尺之躯乃不能谋一妇人?”等到申家差人催促申纯还家,申向舅告别时,作者又以“娇闻之出立舅后,两目凝视不能出半语……娇闻语,洒泪不能止,惧舅见之,不敢前,背面遁去,再四呼之不至”等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地描绘了这对情人面临再一次生离时内心的隐痛。作品对于娇娘感情上的大起大落,描写得纤细精确,情态毕现。
《娇红传》不仅擅长间接抒情,更善于通过诗词直接抒发人物复杂强烈的感情。“泣舟”一节,飞红约申纯连夜乘舟而来,两人扶病相见。此时,娇娘病入膏肓,这是最后一次会面了。“相哭愈恸,红亦泪下。……娇含泪口占一词以赠生云:郎今去也抛奴去,恨共离舟留不住。扶病别江头,沾襟泪如雨。路远终须别,一寸肠千结,此会再难逢,相逢只梦中。……生得娇诗词,揖别归舟而去。红扶娇登岸,但见舟人拨棹,蘋浪番风,彩鹢急飞,征鸿易断,目力有尽,江山无穷。”把这生离死别的柔情渲染得非常强烈。一唱三叹,淋漓尽致。
《娇红传》所写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以及男女主人公以诗词款通心曲等,在前人的作品中已属司空见惯,但小说对娇娘、申纯的爱情描写很有特色。它没有象以前的作品那样,着意于卿卿我我的描绘,而是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言行和矛盾冲突,层层揭示出他们感情融通的过程,并通过他们和旧势力的斗争,赞美了在爱情上的执著和不妥协的精神。
《娇红传》所表现的爱情观对以后的伟大作品如《红楼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红楼梦》中所表现的宝黛爱情,对主人公的感情契合,作了更深刻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娇红传》的启发。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