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益 ←上一篇:江南曲 下一篇:没有了 →
诗词简介:
唐代诗人李益 (748—827) 的边塞七绝诗名篇,写戍边将士闻笛思乡的情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诗人登上受降城 (回乐县和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但见黄沙似雪,冷月如霜; 烽火台前,回乐城外,白光一片,寒气逼人。这两句表现出大漠的荒寒寥廓,戍守将士心境的寂寞凄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听到了不知从何而来的芦笛声,那凄凉幽怨、如泣如诉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这里,“不知”表现征人的迷惘,“一夜”和“尽望”,点出所有征人都在思乡,思绪持续了整夜。诗人不直接抒写乡情,却用一个拟想中征人望乡的镜头来表现。情寓景中,含蓄有味。
短短一首小诗,有情有景,有色有声,节奏和谐,音调响亮,所以当时就被乐工争相传唱。
【解题】
此诗约作于贞元元年(785)后,时李益在朔方天德军节度使杜希全幕中。受降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东、西、中三受降城,用以防御突厥侵扰。此处当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诗中前二句写夜上受降城所见景色,后二句写征人闻笛声而引起的怀乡之情。情景声色融合一体,气象阔大,意境悲壮,未有衰飒情调。故在当时就被推重,谱人乐府传唱。施补华《岘傭说诗》云:“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yè shànɡ shòu xiánɡ chénɡ wén dí 》
《 夜 上 受 降 城 闻 笛 》
.[ tánɡ ]. lǐ yì.
.[ 唐 ]. 李 益.
huí lè fēnɡ qián shā sì xuě , shòu xiánɡ chénɡ xià yuè rú shuānɡ 。
回 乐 峰 前 沙 似 雪 , 受 降 城 下 月 如 霜 。
bù zhī hé chù chuī lú ɡuǎn , yí yè zhēnɡ rén jìn wànɡ xiānɡ 。
不 知 何 处 吹 芦 管 , 一 夜 征 人 尽 望 乡 。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 【译文】 回乐烽前,沙海似雪无垠;受降城下,明月清冷如霜;不知在哪儿,有人吹起了芦管; 这漫漫长夜里,远在塞外的征人哟,全都在遥念自己的故乡!
【逐句翻译】
回乐烽前沙似雪,回乐烽前的沙原皑皑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的月光皎皎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呜呜呜吹奏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撩拨得征人一夜尽望故乡。
- ①受降城: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县。贞观二十年(646), 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灵州为受降城。唐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所 筑之三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的北面,与唐太宗受降的灵州无关。
②回乐 烽:即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李益另有《暮 过回乐烽》:“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结句颠倒“回乐”二字,颂今从军之乐,别有新意。
③芦管:乐器名。截芦为之,与觱篥 相类,状似胡笳。(参阅《文献通考·乐·芦管》) 【集评】
明·王士贞:“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艺苑卮言》卷四)
明·胡应麟:“中唐绝 ‘回雁(乐)烽前’ 为冠。”(《诗薮·内编》卷六)
清·施补华:“‘秦时明月’一首,‘黄河远上’一首,‘天山雪后’一首,‘回乐烽前’一首,皆边塞名作,意态健绝,音节高亮,情思绯恻,百读不厌也。”(《岘佣说诗》)
近·俞陛云:“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凝霜,是何等悲凉之境。起笔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后二句申足二意,言荒沙万静之中闻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忧伊善感,不待言矣!”(《诗境浅说续编》)
其《受降城闻笛》诗,教坊乐人取为声乐度曲,又有写《征人歌》、《早行篇》为图画者,“回乐烽前沙似雪”之诗是也。(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
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王世贞《艺苑卮言》)
征人望乡,只加一“尽”字,而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包孕在内矣。 (李锳《诗法易简录》)
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起句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后二句申足上意,言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郁伊善感,不待言矣。李又有《从军北征》诗,意境略同。此诗有夷宕之音,《北征》诗用伉爽之笔,均隹构也。(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他早岁从军,驻守边境,“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从军诗序》),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由于时代风气影响所致,他的边塞诗虽不乏抑扬壮阔的格调, 但已不复有盛唐边塞诗那种慷慨激昂、建功边塞的豪情, 而带上了一重感伤衰飒的气氛。抑扬壮阔与感伤衰飒揉合在一起,这便是李益边塞诗的情思特色。《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一首体现这种感情基调的七绝诗。
诗题中的 “受降城”,指位于唐代灵州的西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这便是受降城得名的由来。灵州治所在回乐县,其故城在今甘肃省灵武县西南,受降城即回乐县的别称。唐王朝自从安史乱后,国防力量大大削弱,边境不得安宁。将士长期驻守边陲,不能还乡同亲人团聚,厌战思乡情绪普遍滋生。诗人对此有亲身体验,对征人的思乡心理, 感受特别深切。在一个月夜里, 他登上受降城楼, 面对边塞夜色, 不禁感慨万端, 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的边塞夜景。诗人登上回乐城楼,首先吸引他注意的,是那战争的报警装置——烽火台,以及烽火台前的一片象冬雪一样洁白而泛着寒光的沙漠;再回身四望,高城内外、天上地下洒满皎洁的月光,尤如铺上了一层白灿灿的秋霜, 令人望而生寒。这一联写景虽然气象阔大,但诗人以雪喻沙、以霜拟月, 则说明这是战争间歇边塞之夜的特有景色。它是那样的空旷而死寂,凄神寒骨,令人不可久居。它对于久戍不归的诗人和众将士,又是一个多么寂寞难挨的夜晚?这两句写景虽不及言情,但已渗透了诗人感伤沮丧的心绪,为下文抒写望乡之情作了环境的铺垫。
第三句接写登楼所闻。当诗人面对着万籁俱寂的大漠夜色正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送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茄别名,但诗题已明说 “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这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笛声是引发征人思乡的触媒:或许是“羌笛何须怨杨柳”,令征人想起折柳相送、依依惜别的亲人;或者是“撩乱边愁听不尽”,让征人感叹边塞生活的艰难。这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不知何处”而来,表明征人在侧耳倾听,仔细辨别笛声的方向和内涵,并暗示出听笛人怔忡、怅惘的心情。
前三句对边塞夜色、笛声的渲染, 为思乡的主题层层蓄势,逼出了石破天惊的最末一句:“一夜征人尽望乡。”诗人没有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塑造出征人“望乡”的群象,尤如电影镜头的“定格”,将征人思乡的心理定势用形象的画面突现在读者眼前,有力地突出了征人思乡的主题。“一夜”说明思乡之久, 不仅彻夜难眠, 甚至夜复一夜、日复一日无时不在思乡。“尽”字概括了所有的征人,值此孤寂之夜,谁不思家?闻此幽怨之笛,谁不下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受同征人们的普遍心理融为一体,使这首诗获得了高度典型的社会意义,赢得了时人的共鸣, 所以此诗一出, “天下亦唱为乐曲” (《唐国史补》)。管世铭曾说:“李庶子绝句,出手即有羽歌激楚之音,非古之伤心人不能及此。”(《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他正确地指出了李益诗中悲壮声情感人至深的原因。
此诗因景及情,将苍茫寥廓的景色同感伤衰飒的情思结合在一起,完全写出了征人的眼前之景、心中之事,堪称中唐七绝诗的名篇。明代诗论家胡应麟曾举此篇为例评说: “七言绝, 开元之下, 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这一评价,李益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绝句,抒写征人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诗的开头两句,以粗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寥廓荒寒的边地月夜图景。登楼远望,回乐城周围数十里的山丘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沙地,沙子在月光的映照下,晶莹洁白如积雪,周遭寒气袭人。高城之外,天空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洒向大地,更觉凄冷。这如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空寂冷漠,正是触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典型环境。在如此静穆的夜境中,又突然出现了凄怨的芦笛之声,这就很自然地引起了征人的无限乡思。笛声本是凄清,远离乡关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听到,更觉哀怨不尽。“不知何处”四字,有闻者惊心动容,苦不胜情之意。末句点出“望乡”正意,用拟想中的征人尽望乡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一幅凄苦哀怨的动人场景。“一夜”和“尽”都是着意强调。形象鲜明,意境高远。
前人曾说,李益的七绝,是学王昌龄的。这首绝句的形象完整丰富,韵味含蓄深长,音韵和谐宛转,语言精炼自然,都接近王昌龄。但这首诗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即使和王昌龄《从军行》中描写“边愁”的诗相比,李益诗也是凄凉感伤而缺少雄浑悲壮。这是时代使然,李益从军所到的幽州、河朔等地,中唐时代已成为藩镇割据的地方。这里的边塞士卒们,迫于连年不断的内外战争,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已黯然消失。因而诗人主要抒写士卒们的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就不是偶然的了。
唐初朔方军总管张仁愿所筑受降城,有东、西、中三城,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本诗所指的是西城还是中城,历来注家说法不一。回乐峰指回乐县的烽火台,回乐县故址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
这是写边塞将士乡情的七绝,是后世传诵的名作。
诗中的受降城,到底指何处?有歧说,多数注家认为是唐高宗(李治)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所筑的东、西、中三城中的“西城”(即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东城,在今托克托县南,中城在内蒙包头市西)。也有不同说法,是指唐太宗亲临受降(突厥归降)的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因为这里是防御吐蕃、突厥的前线。(详见《唐诗赏析辞典》)
* * * *
这首诗,前二句写景,第三句写声,末句写情。
先看前二句——写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回乐烽,即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县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烽,原作“峰”,误。
这两句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西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土,在朗月映照下,有如千里之白雪。近看高城之外,天地间尽是皎洁的月光,有如秋霜,令人见而生寒。
接着第三句——写声:
不知何处吹芦管?
芦管,即胡笳。《太平御览》引《晋先蚕仪注》云:“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此代指笛。这是说,在静夜里,寒风送来了凄凉哀怨的芦笛声。这为下边描写征人情思创造了典型环境。前边的写“景”和这里的写“声”,都为了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与铺垫。
最后一句——写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即驻守边疆的士兵。这时,这些苦寒戍守边地的将士们是什么心境呢?诗歌告知大家:尽望乡。这个“望乡之思”,就在上述浓烈氛围下催生了出来,乡情绵绵,哀怨不尽。在这里,诗人化用晋人“刘琨登楼清啸”的典事。据《晋书·刘琨传》载:“(琨)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半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此诗将景、色、声、情组成完整的艺术境界,显得精简空灵,又含有不尽之意。因此,为人们谱入管弦,传唱天下,成为中唐绝句的上乘之作。明人王世贞曾赞说:“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一章,何必王龙标(昌龄)、李供奉(太白)?”但誉之未免略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