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多样的民族
释义

多样的民族

印度的民族也很复杂,几个语系的民族都有。印度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印度民族对东方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过重大作用,对人类文明有着伟大的贡献。
印度也像有些国家和地区一样,历史上王国林立,相互争战和不断有外来移民进入,因而形成了许多种族、民族和不同种族成分与民族成分重新组合而成的民族,并且还有许多土著部落。历史证明,印度的统一和独立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不仅人口众多的印度斯坦族等十几个大民族在统一大业中起了重要作用,就是广大少数民族如桑塔尔人等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把印度的主要民族简介如下:
(1) 孟加拉人
印度的孟加拉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邦。在远古的时候,孟加拉地区的居民属于亚澳人种。他们操亚澳语,这种语言现在还在用,可以在土著人中找到痕迹。这些土著民族中的高尔人、布林德人、崩德拉人、尼夏德人等,在《往世书》里都有记载,这证明他们是很古老的。
孟加拉人中也流行种姓制度,但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明显和严格,而且由于民族混杂,很难从宗教文化或风俗习惯上把他们区分开来,只能大体上把他们归入婆罗门、维迪耶、伽耶斯特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孟加拉人的迦耶斯特历来是一个文明和进步的种姓。他们在社会地位上、行政职务和其他领域里总是身居高位,许多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和文化机构的负责人都出身于迦耶斯特。按孟加拉人的种姓制度,迦耶斯特属于首陀罗种姓,但是婆罗门无法歧视他们。因为他们有权势,有钱,婆罗门要靠他们生活。现在很多迦耶斯特人竟戴上了只有婆罗门才能佩带的圣线。
首陀罗是社会地位最低的种姓。工人、农民、手艺人、仆役等都属于这个种姓。
孟加拉人的主食是大米、喜欢吃鱼。鱼的种类也多,做法和吃法也五花八门。他们虽然很讲究饮食的味道和花样,但是除了鱼以外,其余的食物营养价值都不高。他们喝牛奶很少,吃酸牛奶也不多。由于过分讲究花样,所以花钱多,妇女烹饪任务也很重。孟加拉有名的甜食是拉斯古拉(一种带甜汁的元宵)和生代西(一种奶酪糖)。加尔各答的拉斯古拉不仅驰名全印,而且畅销世界许多国家。
孟加拉人的穿着很简单。在农村,男的只绕缠一条齐膝长的围裤,肩上搭一条擦汗巾。在城里,人们一般都是下身缠围裤,上身穿一件衬衣。
孟加拉上流人缠围裤的方法与众不同。他们喜欢把围裤的一头留出一段,吊在前面,称之为衮佳。年轻人则喜欢把衮佳别在后腰,以便干活利落。
孟加拉人的特殊服装是宽袖无领长衫,一般是丝绸做的。穿这种衣服时,一定要披一件丝绸布单或绒线薄毯,这是一种体面排场的打扮。在正式场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喜欢穿这种衣服。
孟加拉妇女从前不能穿鞋,甚至连拖鞋也不许穿,但必须戴面纱。现在思想守旧的妇女喜欢把纱丽围在身上,不缠紧,以免看出她苗条的体形。但受过教育的妇女不论这些。
孟加拉人和印度其他地区的人一样笃信宗教。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雅利安人未到孟加拉之前,孟加拉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雅利安人进入孟加拉后,尽管孟加拉人也敬奉雅利安人的神,但是他们对自己原先的地神、村神、家神等更为虔诚,而且往往把他们自己的神同雅利安人的神混合在一起。例如他们所敬的地神、湿婆神、迦利女神以及非雅利安人的女财神等,尤其是迦利女神,是他们原先的神与雅利安人的神糅合在一起的典型。
孟加拉人在宗教上的另一大特点是不狭隘保守,善于融合。符咒派的观点、婆罗门的观点和佛教的观点,都兼而有之。特别是佛教观点对孟加拉的印度教影响更大。印度教吸收其他教派观点补充自己的这种现象,在印度其他地方也是少有的。所以在孟加拉地区始终没有宗教和教派纠纷。
孟加拉人喜欢过各种节日,一年到头节日很多,例如杜尔迦节、罗其密节、湿婆节、克里希纳节、斯尔斯瓦蒂节等等。
(2) 安得拉人
安得拉人有五千多万(1991年),占全国人口的8.5%,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等地。关于安得拉人的来历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他们属于雅利安人,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中,称他们为达罗毗荼人。
今天的安得拉人中,除了一些土著人仍保留着原来的纯血统外,其余都是混血种。他们的外貌既不明显的像北方人,也不明显的像南方人,似乎既有雅利安、达罗毗荼人的特点,也有蒙古人种的特点。一般身材高大,臂膀粗壮,肤色多样,深黑色、棕色或浅灰色等都有。
安得拉人还保持着种姓差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同一个种姓又分为数以百计的副种姓。虽然种姓之间彼此不能通婚,从前就连饮食也不统一,然而安得拉邦的婆罗门和非婆罗门,在社会地位上差别甚小,知识界尤其如此。因此,这个邦企图在政治上建立宗教、教派和种姓派别的可能性很小。
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从前,安得拉是佛教和耆那教的中心,现在信仰这两种教的人已大为减少。这个邦的印度教是湿婆和毗湿奴教的综合体,凡有婆罗门庙的地方也都有毗湿奴祭棚。
印度教徒特别注重婚事,认为结婚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结婚一般限于同种姓内进行,同外种姓结婚的寥寥无几。有些种姓禁止家族内通婚,特别是婆罗门种姓更是如此。以前盛行童婚,现已改变了这一陋习,童婚被认为非法了。在安得拉邦的历史上,曾多次掀起过争取寡妇改嫁权利的运动,但运动过后,寡妇的处境却依然如故。
在安得拉人中,至今允许同舅舅和姑姑的儿女结婚,这种风俗从表面上看,违背了印度教的古代法典,而且对北印度的印度教徒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它却为大多数安得拉婆罗门称之为老祖宗的阿波斯登布仙人所允许,结果就形成了流行于当地的一种风俗。
安得拉人喜欢吃辣椒,吃辣椒是人们的一种嗜好,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辣椒,任何食物都是索然无味的。安得拉也盛产蔬菜,但很多人却喜欢吃咸菜。咸菜里要放大量辣椒和油。他们还喜欢在菜里放大量罗望子等调料。有时为了减少调料的刺激性,要吃很多酥油。一顿饭结束时,一定要吃奶酪和乳浆。主食和副食都按一定的顺序分道上席。先上豆饭之类的主食,再上调料,最后上菜,吃饭时,将菜、调料同米饭等主食拌在一起,用手抓着吃。
安得拉人不大习惯吃糖,却很喜欢喝茶。旦巴古(即烟草)也是安得拉人生活中不可少的。
(3) 旁遮普人
现在的旁遮普人可以说是印度雅利安人种的典型代表。但旁遮普人并非全部是纯粹的雅利安人。由于旁遮普在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成千上万的外族人在旁遮普先后定居下来,例如希腊人、伊朗人、塞种人、匈奴人、蒙古人、阿拉伯人等,他们不仅在这里定居下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都同原来的旁遮普人融为一体,成了旁遮普人。所以现在的旁遮普人,实际上是各个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
从人种的角度看,旁遮普人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由古代的雅利安人其中部分是由后来进入旁遮普的希腊人和塞种人等繁衍而来的,这些人组成了今天旁遮普的印度教社会。他们中根据印度教的经典也分为4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在这4个种姓中又有许多副种姓。不过,旁遮普的种姓制度没有某些邦那么严格。旁遮普古代的刹帝利现在叫柯帝利,这个叫法不仅是刹帝利一词的变音,而且还标志着他们职业性质的变化,因为柯帝利种姓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行商的,他们的人数在商界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做生意和放高利贷方面比吠舍种姓的商人还高一筹,他们在职业上已经和吠舍种姓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所以他们基本上已经算做吠舍种姓了。
旁遮普的柯帝利种姓中,绝大多数人姓阿罗拉或阿罗莱。据说他们的祖先原来是从印度河流域的一个叫罗利的地区过来的,所以姓阿罗拉,意即“从罗利来的人”。在旁遮普农村,几乎所有的柯帝利种姓都姓阿罗莱。
第二类人中,查特族的人最多,印巴分治以前,他们在旁遮普的3 500万人中占600万之多。从信仰的角度看,他们中绝大部分属伊斯兰教,而且留发。目前在东旁遮普讲旁遮普语的查特人,几乎全是锡克教徒,称为印度教徒的旁遮普人很少。
第三类人是拉吉普特人,他们是从前移居到旁遮普来的拉贾斯坦人的后裔。印巴分治前,他们有300万,其中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现在的旁遮普邦的拉吉普特人中大约有2/3是印度教徒,1/3是锡克教徒。但是旁遮普和其他地方一样,许多信仰印度教徒的首陀罗种姓都称自己是拉吉普特人。
第四类是古贾尔人,这个族的人分布在从克什米尔到古吉拉特地区。古吉拉特邦的名字就是由这个族的名字来的。现属巴基斯坦的西旁遮普的古吉拉特、古贾尔汗、古贾朗瓦拉等城市的名字也是用这个族的名字命名的。古贾尔人一般以畜牧为业,但同时也像查特人和拉吉普特人一样,善于务农。印度教徒喜欢把古贾尔人中的上层算做刹帝利之列。
除了以上所说的四类人而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山地民族,他们是拉吉普特人、古贾人、西藏人等人种的混合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典型的旁遮普人一般身材魁梧,胸部宽阔,肤色比印度其他地方的人稍白,略带褐色。旁遮普人的生活水平在印度是最高的。旁遮普人主要吃面食、黄油。平原地区的人很少吃大米,但山区人主要吃大米,很少吃面食。旁遮普人不大习惯吃辣椒和其他调料,但大量吃黄油、牛奶和酸牛奶。从前旁遮普人不知道喝茶,只知道喝用酸牛奶做的饮料,现在普遍习惯于喝茶了。
(4) 奥里萨人
奥里萨人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有3 250万(1997年),占全国人口的5.1%。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属原始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合种。
奥里萨人一般都是印度教徒,也有种姓制度,但种姓区别不很严格,这一点同其邻邦不同。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来看,也很难区别他们种姓的高低,低级种姓可以升为高级种姓,高级种姓也可以降为低级种姓,其决定因素是经济条件。
奥里萨人一般直率诚实,勤劳本分,笃信宗教,热爱和平,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素有天真无邪之称。奥里萨人多为印度教徒,信奉属于毗湿奴教派的扎格纳特神,但土著人则多为基督教徒。奥里萨人在生活习惯和穿着打扮上,颇似孟加拉人,衣着比较简单,通常只穿一件圆领长衫,缠一条围裤,或者只缠一条围裤,然后在头上披一块布单,土著妇女不少都袒露上身。农村妇女喜欢戴首饰,城市妇女多戴耳环。
他们的主食是米饭,副食有鱼虾、豆制品和各种蔬菜,香蕉,椰子常作为早餐。
奥里萨的节日和斋日很多,除了全国性的灯节、洒红节、敬难近母节、敬斯尔斯瓦蒂节、克里希那降生节、罗摩降生节而外,还有一些特殊节日,例如雨季节、游神车节、八月十五节、巴厘岛旅行节、青年节、秋千节、敬罗其密节等等。
(5) 泰米尔人
根据印度梵文文献记载,泰米尔人是指达罗毗荼人。今天整个南印度包括泰米尔纳德邦的泰米尔人,都是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之后,从北印度和西印度被赶到南印度去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的后裔。达罗毗荼人的文明在雅利安人未进入印度之前就已经相当发达。
泰米尔人分布的泰米尔纳德和印度的其他地方一样,被英国人统治了二百多年。
现在的泰米尔人一般都信奉湿婆神。除了湿婆神外,还敬奉太阳神、水牛、大象、乌鸦、伐楼拿、土地神、光神和雨神等等。
泰米尔人的村民有不少忌讳。他们认为第一、三、五胎生女孩最好,如果第四胎是女孩,就认为会倾家荡产。第五胎生女孩会家财万贯。第五胎若生男孩,便会家破人亡。如果生双胞胎,那么最好都是男孩。如果都是女孩或一男一女,则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如此等等。
泰米尔人认为,出门时遇到以下情况则被认为不吉祥,应立即回家休息片刻,然后再出门。1. 出门遇到蛇、猫、寡妇、行乞僧、独身婆罗门、理发师、油贩;2. 听到喷嚏声或其他难听的声音;3. 出门时滑了一跤;4. 听到不认识的人说“别去”等等。
泰米尔人实行族内通婚。印度独立后,虽然异族异教之间可以通婚,但这种婚姻在社会上仍受歧视。
(6) 马拉提人
马拉提人亦称马拉塔人,有5 100万(1978年),占全国人口的8%,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在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也有分布。马拉提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希腊人的混合种,他们来自中亚地区。到这里后,有的皈依了印度教,有的改信佛教。
公元7世纪时,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提到马拉提人时说,他们纯朴、精干而自信,“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人或凌辱,殉命以仇,窘色投分,忘身以济”。人知好学,高僧、圣人、学者甚众。马拉提人的这些特点,至今犹存。
马拉提人喜欢摔跤,印度的大力士以马拉提人居多,他们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马拉提人的服装一般穿围裤和圆领上衣。农民喜欢包肥大的头巾;城市人一般戴圆帽。
马拉提妇女的服装别具一格,身上缠一块八尺长的纱丽,下身不再穿任何衣服。一般说,马拉提妇女能吃苦耐劳,她们把纱丽缠得很紧,目的是为了干活利落。今天还可以看到成千上万马哈拉施特拉妇女这样缠着纱丽在沿海从事盐业和渔业劳动,或在田间、工厂同丈夫一起劳动的场面。
马拉提人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米饭、面饼、奶、奶油、酥油和蔬菜,这些在北印度常吃的食物,在这里也同样流行。一般人认为马拉提人喜欢素食,其实并非如此,只不过有些保守的婆罗门和信仰毗湿奴教的马拉提人才不吃鱼和肉。
马拉提人的节日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最大的节日是耿乃希节。
(7) 古吉拉特人
古吉拉特人(旧译瞿折罗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人口约3 980万(1985年),主要分布于古吉拉特邦,在其邻邦也有少量分布。
古吉拉特人主要从事农业,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烟草、棉花、甘蔗等。大多数古吉拉特人食素,爱用辣椒等调料。对奶油、豆粉、甜食颇感兴趣。
一般的古吉拉特人,男子多缠围裤,穿阿吉根(一种长上衣),妇女多穿纱丽。纱丽样式不一,缠法各异。最流行的是彩色头巾。妇女也穿宽裙和短上衣,上衣和裙子各式各样,都有绣花,镶有无数闪光镜片,鲜艳夺目。
古吉拉特邦的节日很多,主要有九夜节、灯节和洒红节。但是,古吉拉特最大的节日还是灯节。灯节是他们欢迎财神的光明节,目的为了招财进宝,请吉求安。过节时,万家灯火,一片辉煌。
(8) 印度斯坦人
印度斯坦人为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约有2亿零866万人,(1985年),主要分布于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以及比哈尔邦的西部地区。属于混血人种。
在整个印度,血统最复杂的是印度斯坦人。他们中有最白的人,也有最黑的人,像旁遮普人那样身材魁梧、白皮肤雅利安人样子的也很多,从深褐色(深棕色)到深黑色的都有,像孟加拉人那样棕色的在城市阶层里到处可见,黄皮肤的蒙古型人在山区非常普遍。总之,在整个印度有多少种体型、肤色和外貌的人,在印度斯坦人中都可以找到。因此,印度斯坦人是全印度人种的缩影。
大部分印度斯坦人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这些语言均为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绝大多数人信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他们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豆类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业纺织较为发达,以棉纺、刺绣、金属等精巧手工业著名。
印度斯坦人分布的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公元前15世纪编订而成的最古文献《吠陀》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左右成书的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内容都涉及印度斯坦人分布的地区。印度斯坦人能歌善舞,民歌、民间舞蹈享有盛名。
(9) 拉贾斯坦人
拉贾斯坦人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有1 730万人(1985年),主要分布于拉贾斯坦邦,其相邻各邦也有少量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型。民族成分复杂,历史文化悠久。操拉贾斯坦语,该语言包括7大支,50多种方言。7大支是:马尔瓦里语、中部和东部拉贾斯坦语、东北部拉贾斯坦语、马尔维语、西部拉贾斯坦语、皮利拉贾斯坦语和东旁遮普拉贾斯坦语。
拉贾斯坦的民族成分复杂,宗教和教派很多。主要有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土著人三种。印度教徒又分不同种姓,主要有刹帝利、婆罗门、查特、吠舍、马利和古杰尔等。穆斯林也分几种,有迈得人、摩尔伽德和伽耶姆卡尼人。土著人也分若干支,主要有皮尔人、迈沃人、米那人、迈尔人、格拉西亚人、桑锡人、耿耶尔人和巴沃利人等。
人数最多的是拉吉普特人。他们在拉贾斯坦的重要性不仅由于数量上的优势,更主要的是在于他们政治上的作用。在若干世纪中,拉贾斯坦的统治者都是拉吉普特人。特别在穆斯林入侵的年代里,他们充当了印度教信仰、文化和传统的保卫者。
拉贾斯坦的吠舍大多信耆那教,也有一些信奉毗湿奴教的。吠舍的副种姓主要有奥斯瓦尔、阿格尔瓦尔、包尔瓦、斯拉沃根、马海歇利和歇利马尔等。
饮食方面受宗教影响,婆罗门、吠舍和耆那教徒大都吃素,拉吉普特人和穆斯林则喜欢吃肉。富人多吃大米、酥油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村民大都以粗粮为主食。
拉贾斯坦人的服装很有特色,名门贵族一般穿高级质料的华丽衣服,平民百姓一般穿质料粗劣的简单衣衫。妇女的服装一般艳丽,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等。拉贾斯坦的妇女喜欢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衣服。夏天的衣服颜色较淡,如浅黄色、浅绿色等;冬装多为红色,如浅红色等;雨季服装多为浅绿色。
拉贾斯坦妇女很喜欢装饰品,每逢节日庆祝活动,妇女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丽动人。男子注重留胡须,他们认为胡须是光荣的象征。
拉贾斯坦的节日很多,除了印度全国性的节日,如胜利节、灯节和洒红节外,还有一些地方性节日,如迪吉节、格朗高尔节等等。
(10) 那加人
那加人是印度的主要民族之一,大多分布在那加兰邦、阿萨姆邦和梅加拉雅邦的卡斯山区,人口约有一百多万。
那加人居住的地区,多为高原和山地,山高谷深,景色壮丽。他们以农业和狩猎为生,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等。
那加人属于蒙古人种,来印度后又形成不少分支。例如,格恰利人、拉帕人、迈吉人、米利人、腊龙格人、迦罗人、库格人、阿奥那加人、恩迦米人、加坑桑人、姜人、坑蒙人、高尼耶格人、洛塔人、佛穆人、金格炯格尔人、杰里扬人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混合种人。
那加人的语言很不统一,一是因为他们大多居住山区,与世隔绝,相互来往甚少;二是那加族中不断产生新的分支,这些分支之间,即使路途相遇,也互不讲话;三是那加人从来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从未感到有使用文字的必要。他们相互交往,就打手势。他们至今还没有书面文学,只有些口头流传的民歌和民间故事。
那加人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尽管他们没有系统的历史,但从历史上,一些断简零篇足以说明那加人是个古老的民族。
那加人属于蒙古人种,远古时从中国的西藏和缅甸去了一部分蒙古人,这部分蒙古人大都定居在那加兰邦、阿萨姆邦和梅加拉雅邦的卡斯山区和柬迪雅山区。据记载,有一次中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们来到了缅甸。后来,缅甸又出现了饥荒,于是他们越过边境,来到现在的住区。那些从缅甸或从中国经过缅甸去的民族,定居在不同地区,便以山名或地名命名。例如住在格恰尔山的则叫格恰尔族人,就是其中一例。至今,他们唱的一首民歌里还说:
我的第一个祖国是中国,
我的真正家乡是喜马拉雅山区。

现在他们有些村庄还和中国的名字一样,例如,毕亚德、梯亚阁、葛亚本、德尔公等等。
那加人不仅勤劳、智慧,而且非常勇敢。他们喜欢打猎,经常把捕获水牛作为检验青年人力气和勇敢的一种方式。他们把一头力气很大的公牛栓在木桩上,村长手持木棍猛打牛背,打得牛乱蹦乱叫,待牛性大发时,站在牛旁的人则把牛绳松开,参加比赛的青年则赤手空拳随在牛后,边喊边赶。跑在最前面的青年,在靠近牛头时,凭着他灵活的动作和有力的双手,紧紧抓着牛的两角,把牛头狠狠地按在地上,直到牛双膝跪地,这位青年再用一只脚踩住牛的气管,等牛半死,这位青年就算获胜。获胜者不仅得不到任何奖赏,他还要款待其他青年。从此以后,这位青年就成了全村青年的首领。
那加青年有这样一种风俗:如果一个姑娘还没有爱上谁,她总是把头发梳得很短,如果她把头发留起来,并且让人在胳膊上刺青,那就表明她已选好了对象。同样,一个男青年如果腰间没有系三串小贝壳,那就说明他还没有选好女朋友,一旦有了女朋友,他就立即在腰间系上3串小贝壳。小伙子们也和姑娘一样,注意打扮自己。他们耳系红绿花,头戴树叶圈,圈上插有羽毛、猪獠牙、水牛角和嫩香蕉叶。在腰间、胳膊、脖子和小腿上要戴红藤、小贝壳、蜗牛和线串。
那加人很注重刺青。刺青也很讲究,有各种图案和花纹。在胸部、胳膊和腿上刺青均可。从刺青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从前,谁要是在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则把敌人的首级带回来,那么他就有权让人在他的胸膛上刺一个特殊的铜青,然后再把那颗人头挂在自己的门前,以耀门庭,赢得别人的敬佩。现在情况虽已不同,但是对刺青仍然重视。有的地方把刺青看成是宗教和装饰的需要,甚至一个姑娘若没有刺青到了结婚年龄就找不到对象。
(11) 迦洛人
迦洛人又叫阿吉格芒呆人(山民之意)。他们主要分布在迦洛山区,该区面积约三千多平方公里,拥有人口三十余万。此外,在山区周围的平原以及瓜尔巴拉兰地区散居着不少迦洛人。
迦洛人主要有3大支派,或叫3大家族:即马拉格、毛米恩和桑格麻。各家族又有许多分支,例如阿外、阿棱和西拉等等。他们是不同家族通婚后出现的新家族。
迦洛人至今还处于母系社会,以“马交”为单位共同生活。马交是以母亲为首的单位,这些马交的名称,通常以动物、河流、洞窟等的名称命名,例如郎格索(熊崽)马交、瓦斯拉(瓦斯拉河)马交等。每一个马交有个共同祖先,即同一母亲,家谱由女子即由母亲相传。
迦洛族的语言属于西藏语系,它与居住在阿萨姆平原、北格恰尔山脉和地蒂利普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接近。
迦洛人皮肤略黑,有蒙古人的脸型特征。他们一般有波浪型卷发,虽然有时也故意把它弄直。
迦洛人身材矮小,虽然壮实,但没有卡西人那种四肢发达的明显特征。有些人留有胡须,但比较稀少。男女的发型大多一样,在后面打结,或者包个头巾。青年妇女看上去丰满娇媚,而且身体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快就失去了丰姿。
迦洛人有特殊的婚姻风俗,盛行姑表兄妹结婚。这种独特的婚姻制度是迦洛人社会结构的核心,每个家庭,家产归幼女继承,是这一婚制的本质。
迦洛人不时兴婚价,但偶尔也有送一把剑一个盾牌或一头牛的情况。因行为不轨而离婚的较为普遍。离婚也很自由。但是,主动要求离婚者要支付60个卢比赔偿费。
迦洛人相信万物有灵,而且精灵有善、恶之分。善神能给人带来吉祥和幸福;恶神则给人带来疾病和灾难。他们用供奉祭品的方法来改善同这些神灵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判断该向哪位神灵和用何种方式祭献,有时使用食物,有时献活物杀牲祭奠。
迦洛人时兴火葬,但麻风病人的尸体则被埋掉。头人死了,遗体用酒洗过,一般人死后用水冲洗。在死者手掌里放一枚铜钱,让他去阴间的路上花。还用牲畜上供,让他在路上吃。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