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咏竹》
释义

《咏竹》

最爱南崖竹,萧萧遍法堂。

因风调绿影,乘月度空香。

叶拂溪云乱,梢凌石壁长。

夜深魂梦里,秋雨到绳床。

竹,是历代诗人喜咏的对象。人们赞颂竹的风节,欣赏竹的清丽,喜欢竹的婀娜多姿。但此首《咏竹》诗却与一般的咏竹诗不同。它出自一位诗僧,通过对夜间竹景的细腻描写,创造了一种 “空”、“逸”、“闲”、“静” 的境界。

首联,“最爱南崖竹,萧萧遍法堂。”上句开门见山,坦露了自己对竹的态度。一个 “爱”字作诗眼来统摄全篇。下句则对诗眼“爱”的原因作了回答。“法堂”,演说佛法的大堂。在法堂周围,丛生的修竹伴随着夜间的清风轻盈地欢舞,给夜幕下本来幽静、清冷的梵刹又加了几分闲逸。“萧萧”,摇动貌,也可用以形容风声。在此二者兼有: 清风萧萧,修竹萧萧。因为修竹生在法堂周围,作为一名本为禅僧的诗人,站在这样一幅“逸”、“静”的画面前,怎能不生出一份偏爱? 中间两联是“爱”字的展开,进一步具体描写夜竹的形态美。夜间的自然界,仿佛都在为竹的装扮而努力。月亮尽情地倾泻清辉,赋予修竹以倩影。清风阵阵吹来,打破了影子的单调,使它更加婀娜多姿,又把月色下的修竹飘溢出的缕缕清香带到远方。这里“空香”除指竹子飘溢出的清香外,还隐指梵刹内所供之香。因在法堂外赏竹,这自然完全可能。月光下,香烟袅袅; 远方的风儿吹来又把它带到远方。我们听听佛家“烧香”的缘由,则能对此境此情有所领会了。据《大日经疏》(唐·一行著)解释: “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在诗人的眼里,此时明月清风中的袅袅香烟与修竹所散发出的缕缕清香一起都具有了这种意义。“空香”既写出了绿竹清香味不可触,也写出了袅袅香烟实无法取,佛家一个 “空”就含在其中了。

竹子修长,随风轻拂的竹叶搅乱了像溪水流动般的浮云; 竹子细长的枝梢伸向石壁,仿佛石壁也因此而变得长了。颔联对竹子作整体透视; 颈联则对竹的局部枝和叶作审美观照。二者共同揭示出夜竹的美感特征。尾联写夜深听竹,梦中还陶醉在风竹妙图之中,这是赏竹所获美感余音的延续。“秋雨”,风吹竹的声音,此处用的是比喻。“绳床”,僧侣所用藤绳织的床。

历代诗僧在诗歌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诗境的重视。他们努力创造能表现其世界观和人生理想的高度主观的境界。这首《咏竹》诗就是很好的代表。作者给审美对象选择了夜作为背景,夜的静寂与作者审美观照时的心境相一致,因而他所见到的便是一幅风、月、竹共图组成的静谧、安宁的图画。这正是诗人努力去追求的。所以纵使他返回“绳床”,夜深梦里,都仍陶醉在其中,作者已由此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超越。

作为咏物诗,作者并没有礼赞竹的风节,而是泼墨于竹的自然特性,抒写竹的情态美。中间两联具体的描写,有动“调”、“度”、“拂”、“凌”; 有静 “风”、“月”; 有色之 “绿”; 有无质之“空”。一个“空”字用得特别好,既可实指夜空中竹香,虚指焚香,也体现了更进一层的佛家“悟空”之理。此诗实属禅诗之上乘。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