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诗句出处:《雪二首》;是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注释】:
诗文 |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 | |
释义 |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诗句出处:《雪二首》;是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注释】: 圃:①菜园。《庄子·天地》:“(子贡)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②种花草果木的园地。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荒芜满院不能锄,甑有尘埃圃乏蔬。”③种瓜菜花果等。也指种瓜菜等的人。《论语·子路》:“(樊迟)请学为圃,(孔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孔子学生。)过:(一)①经过;走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乘白马而过关。”《史记·高祖本纪》:“西过高阳。”(高阳:地名)。②过去。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适:恰好。霖:甘雨。)③超过;胜出。《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 一。)④过分。张居正《答马总兵》:“一切事体,不必过虑。”⑤探访;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⑥过错;犯错误。《左传·宣公二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⑦量词。遍;次。陆云《与兄平原书》:“前后读兄文一再过。” (二)guō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掖县北。《左传·襄公四年》:“(寒浞)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三)huò 通“祸”。《墨子·鲁问》:“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迹:①脚印;足迹。《庄子·人间世》:“绝迹易,无行地难。”枚乘《上书谏吴王》:“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②痕迹。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屏障:指屏风。)又指前代遗留下来的事物。张羽《清口》:“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但:仅。)③事迹;功业。《荀子·正名》:“迹长功成,治之极也。”④追踪;搜寻。《新唐书·李密传》:“转匿大侠王季才家,为吏迹捕,复亡去。”⑤考察;观察。《墨子·尚贤中》:“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阶:①台阶。《孟子·离娄下》:“不逾阶而相揖也。”(逾:超越。)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左传·庄公八年》:“石之纷如死于阶下。”(石之纷如:人名。)②梯子。《礼记·丧大记》:“复有林麓,则虞人设阶。”(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屈原《惜诵》:“欲释阶而登天兮。”③根由。《诗经·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拳:力。职:主要。)《国语·周语中》:“夫婚姻,祸福之阶也。”④官爵之等级。《世说新语·政事》:“乃超两阶用之。”《新唐书·百官志》:“文阶二十八阶,武阶二十一阶。”⑤凭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汉亡(wú)尺土之阶。”(亡:无。)《北史·周室诸王传论》:“兵权爵位,盖安危之所阶乎”⑥招引(祸患)。《左传·隐公三年》:“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阶级]1. 台阶。陆龟蒙《野庙碑》:“升阶级,坐堂筵。”2. 指官位俸禄的等级。《后汉书·边让传》:“阶级名位,亦宜超然。”静:①静止;平静(与“动”相对)。《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墨子·非攻下》:“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韩非子·喻老》:“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周易·系辞上》:“夫坤,其静也翕(xī),其动也辟。”(翕:敛息。辟:开启。)②寂静;安静。《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杜甫《甘林》:“喧静不同科。”③安定;平定。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薛玄同》:“玄同自是冥心静神,往往不食。”④闲雅;文静。《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⑤清洁;清净。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嘉:美好。)洪昇《长生殿·雨梦》:“因此把驿庭静扫,銮舆幸早。”(銮舆:皇帝的车驾。)⑥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王建《送宫人入道》:“问师初得经中字,入静犹烧内里香。”(内里:宫里。)行:(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行踪:行动的踪迹。《今古奇观》卷三十四:“~~为兄识破,抵赖不过了。”踪:①踪迹。《汉书·扬雄传》:“蹑三皇之高踪。”②痕迹;事迹。灵一《静林精舍》:“静林西路远,萧帝有遗踪。”(静林:寺名。)③追随;跟踪。《新唐书·桓彦范传》:“如普思等方伎猥下,安足继踪前烈。”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