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四更·黎简 |
释义 | 四更·黎简四更·黎简 在黎简的诗集中,写四更天情景的,除此诗外,还有好几首,如《残灯》云:“四更云外一星存,下有残灯相对人”;《题客居壁》云:“风月四更天万里,压襟横落一枝斜。”这些诗都饶有诗情画意,然以意蕴深厚,动人心弦这一点相较,则《四更》当居众作之首。 诗作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是年秋天,广东继大旱之后又久雨成涝。在一个秋雨停后的四更天,心系灾民的诗人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诗的首句以淡笔描绘即目所见。第二句点题,补出这一景色出现的时间。以写景而言,“柳梢缺月一痕明”,笔致幽秀,状溢目前,而细加玩味,其妙处更在融情入景,意在言外。眼见淫雨成灾,诗人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欲四更”了,还在关注天色雨晴。在差不多写于同一时间的《秋雨叹》中,诗人曾直抒胸中哀怨之情:“三年不见十日雨,一雨偏当九秋熟!苍天作意何太酷,不令人喜令人哭!”现在,终于盼到雨停天晴了,你看,星星在天空闪烁,月亮挂在柳树梢头。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诗人阴沉沉的心头顿时露出一点亮色和一丝喜情。从艺术表现看,诗人心头露出的这一点亮色和一丝喜情,恰和目中所见“雨后星前”“一痕明”的景色是妙合无垠的。 诗的第三句用“苍苍”状天色,“瑟瑟”拟风声,突出了秋夜四更天这一特定时刻天空的深沉和气候的寒冷。与开头相比,写景的侧重点转移了,这种转移,正好暗示了诗人心态的变化和情感的跳跃:雨停天晴,秋熟可少受损失,这令诗人稍感欣慰;而秋风瑟瑟,却使正在挨饿的灾民难熬寒冷,想到这,诗人的心头又变得阴沉。诗的结尾,“谁家有泪冻无声?”想像中的情景,以问句托出,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既展现了一幅饥寒交迫的灾民在秋风中瑟缩哭泣的凄惨图幅,又透露出诗人深切关注、无限同情受灾百姓的内心世界。读到这儿,灾民的苦难遭遇固然令我们心惊鼻酸,诗人对灾民的一片热肠亦使我们感动不已。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