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四、嵌数 |
释义 | 四、嵌数是把一连串的数字有规则地嵌入句中。其镶嵌形式和修辞作用与嵌字相同。 111.十里长城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评析 这是《西游记》 中一首描绘景色的短诗。诗中倒序嵌入“十”至“一”10个数字,使得景色描写具有清晰的层次。数字是有顺序的,客观事物也有它们的组合排列顺序,正是这种相同点,体现了嵌数的修辞特点。 112.懒弟子仰面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瞎先生低头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评析 相传,这副对联是明朝浙江兰溪博学之士章懋的老师与章懋所作。上联是老师所出,内嵌“一”至“十”10个数字。下联是章懋所对,内嵌“天干”10个。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显示出了敏捷的才思。 113. 郑员外说了: “今有诗一首,请各位应对。 我有一女名二乔, 三从四德体窈窕, 五村六镇七乡里, 可谓八九十分娇。 此诗嵌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请对诗四句,必须嵌入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这叫 ‘珍珠倒卷帘’ 格,先成诗且佳者,即与二乔成亲。” …… 许文长对诗: 十九月亮八分圆, 七人应对六人完, 五更四点鸡三唱, 二乔随我一人还! 得,媳妇归他啦! (殷文硕 《许文长招亲》) 评析 嵌数修辞必须是一连串的数字相嵌,单个数字不算。因为只有一连串的数字才能体现嵌数的修辞特点。 114. 一梦醒来泪如麻, 两只眼哭肿有核桃大, 三十三年朝朝暮暮盼儿归, 四季里哪管冬春并秋夏, 五心烦躁,六神不安, 七窍生火,八孔冒烟, 吾儿归来吧,吾儿归来吧, 快来看望九十挂零的老妈妈; 掏心窝给你句实(十谐音)情话, 九九归一还是叶落树底下, 巴 (八) 不得东西半屏山, 齐(七)并为一个大陆(六)架, 五湖四海三江水,两岸共庆统一, 吾儿归来吧,吾儿归来吧, 临 (零) 死娘也眼睁铜锣大! (陈有才 《盼儿归》) 评析 这是今人陈有才所写的 《盼儿归》诗。诗中先顺序再倒序嵌入数词,一唱三叹,千回百折地把一个老妇人望台湾回归祖国的热切之情表现得深沉悲愤。 115.师部机关的人们,几乎无人不认为刘副师长是师长顺理成章的接班人。他上过大学,身体好。每天早上扎着腰带同参谋、干事一起跑步出操,标高七百米的前沿小山,他爬起来就像玩儿一样。气不喘,腿不沉,连芝麻粒大的一星汗珠儿也不带往外渗。更重要的是他资格虽老年纪却轻,任现职有十多年了。别看他平时嘴边也挂着流行的串话,什么 “一十七、八,参军离家; 二十七、八,意气风发; 三十七、八,准备提拔; 四十七、八,干也白搭; 五十七、八,离休搬家……”其实,那心里呀,还是痒痒的。谁不想再干它几年呀!“虎老雄心在”嘛。当了一辈子的兵,莫非就在这“副师”上抛锚了么?要干就得任职。要么,干脆当孔夫子的门徒,圣( “剩”) 人、贤 ( “闲” 人),离休,等死! (瞿琮《一个军长的回旋曲》) 评析 数字易于朗读,便于记忆,常常用于顺口溜中。例中嵌数按 “一”至“五”顺序排列,生动地描写出部队中,一些不同年龄的人们的不同心态。 116.一声不做,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音同久)坐不动,十 (音同实)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话,何等有趣! 偶像何以应该破坏,这几句话可算说得淋漓尽致。但是世界上受人尊重,其实是个无用的废物,又何只偶像一端?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评析 按照嵌入的数字顺序叙述,含有数落责备的语气,可以强化语意,加深人们的记忆。 117.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童谣,转引自刘绍棠《暮春灯下漫笔》) 评析 与前几例不同的是,嵌入的数字表面上按序号排列,实际上在诗中都具有描写作用。生动而含蓄,自然而贴切。构思巧妙,使人玩味。 118. 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育才校徽,象征全校一心、全国一心、宇宙一心),四把钥匙(一指国文,二指外语,三指数学,四指科学的学习方法),五路探讨(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六组学习(文学组、音乐组、戏剧组、绘画组、自然组、社会组),七(集) 体创造,八位顾问(何事、何人、何故、何法、何时、何地、何去、几何)、九九难关,十 (誓) 必克服。( 《陶行知文集》) 评析 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育才学校编写的学风口诀。为了清楚、醒目,便于记忆,采用了嵌数修辞手法、例中“七”“十”两数是“集”“誓”二字的谐音,为的是保持数字从“一”到“十”的完整性。 119.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谚语) 评析 一、二、三,顺序排列的数字说明人数的增加,共结果却是没有水吃。荒唐又合乎情理,轻松的笑后将是深沉的思考。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