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唐音
释义

唐音

《唐音》 二十二卷,元襄城杨士弘伯谦选。凡百七十五人,分始音、正音、遗响,别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审定音律,选择精严,非诸家所及。通一千三百四十一首。(高儒 《百川书志》)

近世襄城杨士弘所编《唐音》,其始终正变,区别特异诸选,然亦未免遗珠之叹。(高棅《唐诗品汇》马得华序)

选诗诚难,必识足以兼诸家者,乃能选诸家; 识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选一代。一代不数人,一人不数篇,而欲以一人选之,不亦难乎? 选唐诗者,惟杨士弘 《唐音》为庶乎?(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

汉魏而下诗载《文选》,《选》 之后莫盛于唐。唐三百年,诗之音几变矣,文章与时高下,信哉! 襄城杨伯谦诗好唐,集若干卷,以备诸体,仍分盛中晚为三。世道升降,声文之成安得不随之而变也? (宋纳 《西隐集》卷六《唐音缉释序》)

襄城杨伯谦审于声律,其选唐诸诗,体裁辩而义例严,可谓勒成一家矣。惟李、杜二作不在兹选,昔人谓其有深意哉……独于初唐之诗无“正音”,而所谓“正音”者,晚唐之诗在焉;又所谓“遗响”者,则唐一代之诗咸在焉。岂亦有深意哉!(陆深《俨山集》 卷三八 《重刻唐音序》)

宋元以来,选唐诗者,独襄城杨士弘有《唐音》,新宁高棅有 《品汇》,大行于世,皆为词林所尚。然沿流不溯其源,效音不论其心,虽诲淫乐祸之词,亦以为工焉。《三百篇》之旨,凡其咸发善心,惩创逸志,如吾夫子所云“思无邪”者,泯而弗闻矣。(黄佐《唐音类选序》)

唐至宋元,选诗殆数十家,……数百余年未有得要领者。独杨伯谦《唐音》颇具只眼。然遗杜、李,详晚唐,尚未尽善。(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

元杨士弘选,十五卷。始音一卷,正音十四卷,余响附之。内五言古诗,独取盛唐; 七言古诗、五言律绝,兼取中唐; 七言律绝,兼有晚唐。序云: 自六朝来,正音流靡,四子一变而开唐音之端。然其律调初变,未能皆纯,故列为唐诗始音。又云: 唐诗至开元、天宝间,始浑然大备,遂成一代之风。是编专取盛唐者,欲以见其音律之纯,系乎世道之盛。故自大历以降,虽有卓然成家,或沦于怪,或迫于险,或迫于庸俗,或穷于寒苦,或流于靡丽,或过于刻削,皆不及录。其遗风之变而仅存者,略附焉。(胡震亨 《唐音癸签》 卷三一)

杨伯谦 《唐音》,自言得诸家唐诗,手自抄录,日夕涵泳,审其音律正变,择其精粹者为始音、正音,遗响,总名《唐音》。故其选,详初盛而略中晚,选唐诗者至是始为近之。首以初唐四子为始音,而不名古律,最当。然盛唐五言古取储光羲、王摩诘、孟浩然,而舍岑嘉州,则似全不知古; 晚唐七言律以李商隐、许诨载诸正音,则于律诗正变,亦未有得也。至若五言律、排律,有沈佺期而无宋之问,当是未见其集耳。(许学夷 《诗源辩体》 卷三六)

杨仲宏 《唐音》,品第略具而又多纰漏,不及高氏 《品汇》之详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四)

杨仲弘选《唐音》,自言详于盛唐,略于晚唐。许浑,晚唐之尤劣者,取之极多。(陆蓥《问花楼诗话》卷一)

其书积十年之力而成,去取颇为不苟。明苏衡作刘敬伯《古诗选序》,颇以是书所分始音、正音、遗响为非。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则曰:“选诗诚难,必识足以兼诸家者,乃能选诸家; 识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选一代。一代不数人,一人不数篇,而欲以一人选之,不亦难乎? 选唐诗者,唯杨土弘《唐音》 为庶几”云云。其推之可谓至矣! 高棅《唐诗品汇》 即因其例而稍变之。(《四库全书总目》)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