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咸淳临安志 (附:乾道临安志 淳祐临安志) |
释义 | 咸淳临安志 (附:乾道临安志 淳祐临安志)南宋临安(今杭州市)都邑志。一百卷。南宋潜说友撰。成书于咸淳四年(1268年)。 潜说友,字君高。生年不详,卒于景炎三年(1278年)。浙江处州缙云人。淳祐进士,历任南康军、浙东安抚使、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明成化《处州府志》称其“才器宏大,善治繁剧,时临安为京都,凡宫室财用,庙堂意向,民讼之曲直,物价之低昂,皆囿于审度之内。先任是官者,多以旷职去,说友处之裕如。以户部侍郎转尚书,官至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今苏州市)。”元军进攻平江,潜说友弃城逃走,后在福州降元,不久被杀。 《咸淳临安志》与《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并称“临安三志”。潜说友见于乾道、淳祐两志存在的问题,于“暇日,视故府,阅郡乘,或病其漏且舛,乃葺而正之,增而益之”,撰成本志。 《乾道临安志》,十五卷,周淙撰。现存第一至三卷。卷一“行在所”,分设宫阙、皇子府、宗庙、郊社、三省、台阁、学校、经筵、宫观、庙宇、苑囿、院、所、三衙、寺监、司、内诸司、仓场、库、局、府第、馆驿、军营二十三目。卷二“府志”,分设历史沿革、星度分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廨舍、学校、科举、军营、坊市、界分、桥梁、物产、土贡、税赋、仓场库务、馆驿十八目。卷三“牧守”,载杭州历任牧守姓名、籍贯、官职、任期及政绩。正确处理了临时都城与杭州府之间的关系,层次分明,反映了临安地区的特点。《四库全书》赞其“叙述简括,深有体要”。 《淳祐临安志》,五十二卷,陈仁玉撰。现存第五至十卷。无总目可稽。卷五至七“城府”门,分设城社、官宇、学校、楼观、园馆、厢隅、军营、坊巷、界分、桥梁、仓场库务、馆驿。卷八至十“山川”门,分设城内诸山、城南诸山、城西诸山、亭馆、古迹、城东诸山、城内外诸岭、诸洞、诸石、诸坞、峪同关、江、湖、河、渠、水闸。从陈仁玉序所见“厘为门者十有二,为类者九十有九,为卷者五十有二,总之数十万言,亦略备。”但难以观其全貌。每门冠以“序论”,画龙点睛,在体例上是个创举,后人多有效法。又增按语起提纲挈领之效,附录碑文较多,仅残存六卷就有碑文二十余种。清阮元指出:“此与乾道、咸淳二志,备载南宋数朝掌故,借补史传之遗,皆未可以残缺废也”。故“临安三志”并述。 《咸淳临安志》一百卷,潜说友撰。该志在编纂体例与载述内容比乾道、淳祐两志有较大的发展。采用录、叙、记三种体裁,既突出都城特点,又载述杭州地方,全志分为“行在所录”和“府志”两大组成部分。前十六卷为“行在所录”,分载图、驻跸次第、宫阙、郊庙、朝省、御史台、谏院、六部、诸寺、秘书省、国史院、敕令所、诸监、大宗正司、省所、院辖、监当诸局、三衙、閤职、内诸司、邸第、官宇、学校、贡院、太史局、太医局、堂后官院、宫观、祠庙、苑囿、禁卫兵、省院兵、攒官、馆驿。第十六卷后“府志”,分记图、疆域、山川、诏令、御制、秩官、寺官、文事、武备、风土、贡赋、人物、祠祀、寺观、园亭、古迹、冢墓、恤民、祥异、纪遗。缺第九十卷、九十八至一百卷。咸淳志是“临安三志”中存卷最多的。 咸淳志内容宏富、记载翔实,保存南宋都城的大量资料,全面记述杭州丝绸品种,以及城市街道、桥梁、水井、防火水池等公共设施的建筑与管理,尤详西湖名胜和四周花园,并重述保护西湖环境的禁令,很有都邑志的特征。在编纂方法上统合古今,详近略远,重在实用。重大事件列专题考证,其中以“吴郡考”为最佳。关于疑难问题和记载不同者进行考释和考异,注其所据。对乾道、淳祐两志有所订谬。文笔清雅,叙事明晰,成为南宋名志,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版本主要有南宋咸淳年间刻本(已残)、清卢文弨抄本、青欞书屋抄本、星溪书屋抄本、黄澐抄本、道古楼抄本、徐瓒、张云瞻抄本、小山堂抄本、琴趣轩黄濚江抄本、绣谷亭抄本、锦碧梦馆抄本。以上抄本均残。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本、道光十年(1830年)钱塘汪氏振绮堂刻本(附黄士珣撰《校刊札记》三卷)、一九八三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