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
释义 | 《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4],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5],迁为大司农[6]。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7]。兵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 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8]。匈奴来请和亲[9],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10]。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11]。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12],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13],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14]。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15],虏以全制其敝[16]。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17];冲风之末[18],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段意】 建元中安国厚赠汉廷权臣武安侯田蚡,召为北地都尉,升大司农。率兵平诸越,越降,未至而罢兵。建元六年为御史大夫,力陈与匈奴作战胜不获利,攻之不便,主张同意和亲要求。天子许之。 字数:480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