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画《雁荡山花图》赏析 |
释义 | 名画《雁荡山花图》赏析雁荡山花图 现代·潘天寿作 纸本设色 纵一二二厘米 横一二一厘米 藏潘天寿纪念馆 花鸟画在新中国的发展,由于题材的原因,没有得到像山水画和人物画那样的高度重视。尽管齐白石受到了各界的好评,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带动花鸟画发展的重大突破。陈之佛的工笔花鸟既融汇了日本画的风格,又拓展了题材,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他如王雪涛、郭味渠等也都作了各自的努力,表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但同样伴随着时代而沉寂。潘天寿却以现实中的雁荡山花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格局和程式,表现出了时代所要求的新意,同时,又融合了山水,使题材间的交互作用在个人风格的创造中成为一个前无古人的变革,开创了花鸟画革新中的一条大道。 雁荡山花图 《雁荡山花》是潘天寿花卉画的代表作。作者充分地运用了线条这一有着深厚功力的传统技法,以小见大地表现了山花烂漫的优美景色。在画面上,画家巧妙地把几枝不同品种的山花,作了互相搭配,而几片竹叶穿插其间。画面和谐而富于变化,用笔劲挺雄健,设色古雅清新。在构图上,潘天寿破除了延续千年的文人画折枝花卉旧程式套路,又不是简单地回到历史上全景式花卉画的状态之中去。与古人“间有采取山水中之水石为搭配,以辅助巨幅花卉意境者”(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不同,潘天寿将山花野卉排列成平面结构,画中留有大片空白,使整幅画构图豁达通敞,这种出奇制胜的章法和立意,是他别开生面的艺术处理,富有创新情趣。在画面精神境界方面,生机蓬勃,饱满充实,矫正了旧文人画末流的阴柔软弱和荒疏萧条。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大度、洒脱、雄奇的美感。 20世纪50年代以后,潘天寿曾多次赴雁荡山等地深入生活,对景写生,画了许多雁荡山的风景。他的画面没有高山突峰,没有大江奔流,而是巧取雁荡一角,或山花,或野卉,或溪流。他自谓道:“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才,亦无处不是画才。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言,亦无处不是画意。”(《听天阁画谈随笔》)通过这些作品的成功实践,潘天寿找到了一条中国画“写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捕捉到了花鸟画的新素材,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岁寒三友”、“四君子”等老框框,在题材上出了新,并在画石结构和意境上突破前人而风格独具。可以说,这些以雁荡山为题材的作品,是奠定潘天寿成为中国画坛大师的基石之一。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