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双见鬼
释义

双见鬼

·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溜,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选自《古今谭概》]

●●
作者冯梦龙是运用偶然、巧合的神手。他在《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撰中,多有显露。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本篇就是运用巧合这种手法编撰成功的。本篇的“巧”有以下几处:
1.环境巧。
一个下大雨的深夜,路上寂无人迹。一个人一声不响地投到伞下一起走,是会“疑心生暗鬼”的。这样的环境正是人们臆想中“鬼”出现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才会出现“双见鬼”这样的人和事。如果是大白天,如果路上行人很多,双方是不会怀疑对方是“鬼”的。
2.时间巧。
故事发生在深夜里,又值大雨。从“值炊糕者晨起”的时间看,大约是凌晨三四点钟,正是所谓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本来就黑幕深沉,再加上雨濛濛,相互之间更看不真切了。如双方都看得清楚,就不会互见“鬼”了。
3.人物巧。
这“双见鬼”的两个人,都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是“赴饮夜归者”,喝酒一直喝到深夜,一定是醉醺醺,昏昏然,神志不很清醒;其二是躲雨溜檐者,这本是很平常的,但见人撑伞而过,竟不声不响投伞下同行,又值深更雨夜,怎不令人生疑?他在开始投伞下时,是不会怀疑持伞者是鬼的。如是怀疑,怎自投鬼伞下?只是双方都因为“久之,不语,疑为鬼也”,越害怕越不敢语,越不语越以为双方是“鬼”,如果这两个人中,有一个人胆子稍微大一点,问一问对方,也就不会“双见鬼”了。巧就巧在两个人的胆子都很小,又都不说话。
4.情节巧。
一开始,写一个赴饮夜归的人,正巧遇上大雨,就自撑伞挡雨。这是一般的叙述,未见奇。接着写一个人立在人家屋檐下躲雨,见着撑伞的过来,竟投伞下同行。如果躲雨的人向撑伞的人打一声招呼,请给予方便同行,事情也就没有了。巧在躲雨的人一句话都不说,而且“久之,不语”,使撑伞的人疑为鬼。撑伞的人由疑心而产生了试探的心理,他“以足撩之”,试探试探对方的反应,没想到竟没有碰到对方,民间传说的“鬼有影无形”的说法在他头脑里起了作用,使他确信投到他伞下的是“鬼”了,于是他就更加恐惧。情节的发展至此已达高潮。把情节推向高潮的每一步,都伏着一个“巧”字,如没有巧,情节就不可能向前发展。情节继续向下发展,撑伞人奋力把投伞下同行的人挤落桥下,极力奔逃进做炊糕早起的人家,告诉他们他遇到鬼了;那个被挤落桥下跌入水中的人也踉踉跄跄地跑进这家,也说遇见鬼了。二人相视愕然,恍然大悟,不觉释然大笑。这个结尾多么巧啊!如果不是跑进同一家,双方见不到面,则彼此都坚信遇见的是“鬼”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5:48:44